在此,请允许我分享一个可以说曾启迪了我人生的经历。那是我大二那年的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11:30,当大多数同学都加入到了校园各处的派对中把酒言欢的时候,我在我们图书馆碰到了一个我物理课上同学,David。他正横躺在沙发上,很专注地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因为我知道这哥们没有在上任何哲学课,而且又是工程专业的,所以我很疑惑地问:"Why are you reading this?" (你为什幺要读这个?)
那幺如果这是你本科后的目标,你该如何努力呢?我能给出的最大的建议是,不单单有一个好的GPA, 而是真正的参与到美国的教育中去,你在presentation, class discussion, paper writing中锻炼出来的skill set,和那种not only know what it is but why的critical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都会是你在consulting成功的核心条件。而这些锻炼的机会,可能是很多同龄人所没有的。It is the ultimate value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so you should do nothing but hold it firmly at your hand.
毕业去向3:Big Four 美国or HK office
国内的四大确实是挺辛苦的,也有一点点坑爹(工作强度不低于投资银行,但是很多方面的回报都差得太远),但是在美国的四大其实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decent and respectable career track if you like numbers and accounting.
我周围很多朋友都成功地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了,开始了职业生涯。我高中的好朋友目前正在Chicago的PwC, 我弗吉尼亚的同学也顺利搞定了实习。其实挺为他们高兴的,毕竟在这种世界级公司里边经受锻炼,又是在美国的different culture and working environment之下,如果能好好学习,向周围所有的一切学习,几年后,如果回到国内,一定会卓然于众。很多国内本土的企业家或者创业公司,很多公司在3-5年后就会碰到在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中的瓶颈,那个时候,有海外经历丰富实战经历的CFO来会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的。卫哲之前加盟阿里巴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样。
毕业去向4:科技公司,如Google,Intel,Oracle
因为我本身不是engineering或者computer science方向的,我只好从周围朋友那边道听途说了。感觉如果是在美国读工科的话,学校的档次和名声,比如中国人很重视的排名,差别很小。除了MIT, CIT, Stanford, 或加上其他几个工程很棒的大学,他们的reputation会给学生一些优势以外,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无论你毕业于什幺学校,只要你能做人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就是 真命天子”了。It is purely result-driven。
大学四年可以让你真正了解你是否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是否愿意为这个领域甘心赌上一辈子的岁月和努力。U.S college tells us how to learn and why you should learn it. 这种真正的intellectual freedom会让你明白你是否真的喜欢数学,还是只是喜欢数学背后美好的职业前景。如果是后者,我劝你三思而后行,因为真正的热情是不能用 实用主义的价值”来代替的,而没有真正的热情,人类这个有着情感和理想的高级动物是无法在日复一日的,在汗水和挫折所铸就的求知路上坚持到底的。
投资银行100+小时的工作强度,会在你对这份工作的新鲜感逐步消失,并且高额bonus的marginal utility迅速下降的时候,成为你的噩梦。我在夏天特别忙的时候,也经历一段类似的每天凌晨2点睡,8点开会,每周出差3个城市,平均每6小时blackberry就会有超过20封push-mail的生活。那种疲劳感和因为 缺乏睡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体验过才会明白。按照我Goldman & KKR的学长的说法,we still have life but no lifestyle. 如此的精辟。
我推荐一本书 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Twenty”, 斯坦福大学教授Tina Seeling的作品。其中句句精华,比如,what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Silicon Valley? they love failures”.
其中,Tina提到了Golden Track.她认为,很多人生建议都是follow your heart,但这个其实是有瑕疵的。比如说,你最大的热爱是打篮球,但是你身高注定只有170cm,你想成为一个职业球星的难度就打了。所以,除了passion,我们还需要skill sets: you love and good at what you are doing. 比如你是一个science nerd,爱好编程创造各种软件,同时你又非常擅长物理,是卡耐基梅隆CS major,那幺你就拥有了上述两者了。但最后还有一点却恰恰是被我们忽略的,那就是市场需求,就是说你所热爱的和擅长的事情,是不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比方说,如果你很喜欢雕刻,也很擅长,但是这个世界对于雕刻艺术作品的需求是远远低于对于会计师或者律师的需求的。所以如果你执着于雕刻的话,除非你成为整个中国最有名的雕刻艺术家,否则你的生活其实也挺艰难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尽可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Golden Track。最好的情况是,你甚至不敢相信这个世界居然还有人愿意支付报酬来让你做这个事情。而其中,我依然认为 兴趣”是核心驱动力。借用2011年Seven Sister in China论坛上,一位媒体精英的忠告: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是你不喜欢的,你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肯定有更多的同行,他们比你有热情,所以会比你更有灵感,更加具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