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标题:
指南:留学申请基本常识及材料清单
[打印本页]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16-10-19 11:04 AM
标题:
指南:留学申请基本常识及材料清单
一般中国学生都申请秋季入学,那幺如果你要2006年秋季入学,你的申请材料就必须在2005年底的时候或者是2006年初寄过去。申请必须准备那些东西呢? 首先是GPA,也就是平均分,如果你的排名很高也可以。其次是TOEFL和GRE, 这必须在开始申请前考完。我们来看看申请准备材料的清单:
- _- k5 C' {; J/ {- A+ t- I
本科生:(对每个学校)
1 ~6 s8 r$ e" V( E4 ] c
1. 学校必须的申请表格。
+ L" J1 V! t- p4 c
2. 一份或两份从大一到大三的全部课程成绩单,有个别学校可能会要求将大四第一学期的成绩单提交。成绩单要有教务的公章,并且由教务封好信封,在封口处盖章。成绩单必须是中英文对照。
4 s: ^9 h0 ^- F0 N* v1 O/ O
3. 三封推荐信。一般由老师写好后,签字,和推荐表格一起密封在信封内,然后在封口处签字。注意是所有封口签字,因此建议使用只有一个封口的信封。
0 Z" M4 ~% Z: r* q o1 ?" w
4. 英语能力的证明信。部分学校,如Princeton, Boston College等要求由英语教师或以英语为母语的导师填写一个证明申请人英语能力的表格。
4 G3 r# S+ a6 S% b$ u. k
5. 个人简历(Resume)。
/ J- ?& k3 h$ ], v" [# o
6. 如果专业成绩较好,可以列一份专业课程的成绩列表。
8 {' L7 V0 l# g- ~* g l& ^) N4 f
7. 如果排名较高,可以在系里开一份排名证明。
; [2 Q1 [3 ]- c4 z n3 F6 M/ ]
8. 如果发表过论文,可以把论文的Abstract复印,附在申请材料中。
! X5 I, L& e2 g; T
9. 如果在国际竞赛中获过奖,可以把奖状复印附在申请材料中。
, z( f1 k3 ~) P' @
10. 有些文科专业需要提交Writing Sample。有些学校需要提交研究计划。
+ ]: o6 \: l- N. f
研究生:(对每个学校)
. X+ }8 A# e. d4 n$ j" L
除了上面本科生所需的材料之外,还应该准备
4 ]% V7 _+ [2 H2 W; b+ t
1. 本科的毕业证、学位证与成绩单一起封好。
/ J, E5 n5 P4 P
2. 如果有工作经历,并且对申请有用,应该开出工作证明。
5 t$ c7 Q1 Z4 C. M
虽然申请研究生院的文书工作并不是象申请商学院的MBA那幺恐怖,但时间总是有限的,当你拿到申请材料的时候,就应该仔细看看,运筹一下你要如何把握那些关键因素:Personal Statement、申请表格、推荐信、成绩单、GRE、TOEFL成绩,还有可能的电话或者面对面面试。
- |7 K$ }8 x4 M( |$ c" W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申请前仔细研究一下申请中的基本信息、背景知识和相关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申请中常常提到的几个概念:
4 y$ J2 |' P+ v D* f% W ^. P5 A8 y
1. 录取委员会(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9 L( p3 n( B8 |4 w( H: S
每个系都有自己的录取委员会,他们主要负责决定是录取还是拒绝一个申请者。即使你的材料开始是寄到研究生院,也会很快的转到你申请的院系。一般研究生院的录取委员会主要是由教授构成,这就是为什幺联系某些教授(套辞)有时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很有可能这些被套的教授掌握着录取的大权。还有些研究生院采取投票制度,即所有评委Committee member一起Vote,差额选举,来决定最终的候选人。
6 R0 i+ m0 b8 e1 V
录取过程都是怎样的呢? 一旦你的申请材料完成并寄到研究生院的录取办公室,它就会被处理然后转到相应的院系。每个系都会有一个录取委员会,包括五到六个教授,有时候有一两个博士生(Ph.D.),他们将决定录取谁。
5 j% H7 g' p# z! O
大多数录取委员会一收到材料就开始审阅,把申请者分为两堆,yes或者no, (Waiting list在研究生院相对少一些),第一堆最少,第二堆最多。
8 M: \7 C& h4 H, U) O* {7 g
' }7 T& J! |! v9 R3 S: [
2. 院系秘书(The Departmental Secretary/Coordinator)
: J/ v9 Z1 m4 z$ ?6 b! `
每个学院都有一个(至少一个)重要的行政调度者,他/她通晓申请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细节,并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帮助申请者解决问题。他/她通常被称为“小秘”、“小米”(secretary), 或者是协调员(coordinator/administrator),他/她甚至可以对你的申请策略提出建议,并帮助你评估你的竞争力。记住,这(些)人并没有最后的生杀大权,但是他/她却有着强烈的影响录取委员会成员的能力。
! N& U% a4 t" ?' N+ {& g
如果你对申请有任何问题或者疑问,您可以发信或者打电话联系这(些)人,而不是直接联系主任之类的重量级人物。记住一定要非常礼貌、客气。根据我们所讲过的信息不均衡原则,这(类)人通常掌握大量有效的资源信息,如今年计划录取人数,去年招收了多少中国学生,你的托福、GRE成绩是否符合学校标准等等。因此,与他/她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你的申请有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她每天很忙,不要经常骚扰即可。
9 f/ L% I: q6 Z$ g1 F
3. 截止日期(Deadlines)
: B9 N5 [" d" L! q0 _8 }
这个名词大家一看就知道什幺意思,再此不再赘述。提醒大家一点:各学校的截至日期是不同的,时间一般从12月份跨至次年2月份。建议大家将这样的重要信息统计起来,随时检索,先做截止日期早的学校。详情可以参照书后的附录。
% P1 ~ W* e! Y" b1 y
4. 申请费(Application Fee)
$ ~" c$ \' t( Y+ I" h
绝大多数学校对申请费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但也不排除象Cornell, Rochester这样对申请费有flexibility的学校。建议象统计截止日期一样将所有学校的申请费要求列表统计,便于自己统一到银行办理汇票或是网上申请。如何逃申请费一直是中国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建议对自己非常想要去的学校最好还是交费。
- F$ {6 c2 d( N
5. 考试分数(Test Scores)
" X( l- n* A, _! W- Z' J# y1 S
一般所需要提交的标准化考试包含TOEFL、GRE、GRE SUB(部分学校和学科要求、部分学校和学科强烈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并不是很大,学校最看重的是你的学术能力(体现在GPA, Publication, Research background)。通常,标准化考试只是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我们团队中就有两名托福还不到600分,仍然申请到美国名校的例子。我们还想再强调一遍,美国的研究生院录取学生是一个综合评审的结果,而不是象我国只看重或是更看重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因此,即便一个方面有缺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strength来弥补。
+ o z0 D, j9 R- V/ M8 W0 I
6. 推荐信(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7 D3 e7 c+ w7 |3 {! u, U9 n; U- M
这个词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找到了解你的人(通常是教授等学术方面的人)来推荐你。推荐信因为是客观了解你的学术能力、背景以及其他方面的途径,因此经常会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你所申请领域的牛人推荐。但是,也有些学校知道中国人的推荐信绝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写好了,找老师签字,因此降低了推荐信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写推荐信要避免空泛的评论,尽量多加具体的事例和内容。几个推荐人(通常是3个)也要仔细选择,以强调自己的不同强项,避免资源浪费,如教授甲强调你的学术强,尤其是成绩好,教授乙强调你的英文和研究能力强等等。
' ~5 | E2 Z3 T; G3 l: A1 v
7.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 t! M: \- V2 P- D- M
我们想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要强调两点:1. 它的重要性是有限的。没有货怎幺吹也吹不出花来;2. 内容>文采。语言华丽,内容空泛,还不如一篇语言简单甚至有很多语法错误但是内容充实的essay。但是很悲哀的是国内很多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认为仅仅依靠PS就可以取胜的人是可悲的。
6 e* f! h7 ]: I. T. c
8. 面试(The Interview)
1 N) Y. h# ?% b8 _3 X
有些学校和院系会要求面试,通常分为电话和面谈两种。其实面试的目的很好理解,主要是教授考察一下申请者的材料是否属实,口语、专业知识如何。毕竟,你去了美国要和教授相处好多年,谁都不想找一个沟通有困难的人当研究生。详情请参考本书相关章节的详细描述。
5 F/ b" B5 `5 U3 v+ u5 ]
9. 未成文的申请(Your Unwritten Application,即套辞)
/ C$ k/ a5 g0 O2 S
你申请的很大一部分其实并不是书面的。你和教授的书信来往以及给他们的印象都对你的录取非常关键,这也叫做套辞。
欢迎光临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http://ourau.com/australia/)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