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标题: 武汉城市风景 [打印本页]

作者: 城市童话    时间: 2016-10-19 04:54 PM
标题: 武汉城市风景
武汉长江大桥
  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5年9月1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它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整座大桥异常雄伟,上层是公路,下层是铁路,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桥身共有8个桥墩,每孔跨度128米,可让万吨巨轮通行无阻。底层有电梯可直达公路桥面,站在桥上眺望四方,大江东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感觉十分豪迈。


·武汉长江二桥
  
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1995年6月18日建成通车。全桥总长4678米,正桥1877米,主跨400米,桥面宽度26。5米至33。5米,日通车能力为5万辆机动车。桥下通航净空为24米,系双塔双索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其主跨度和桥面宽度在亚洲及国内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中位居第一;作为斜拉桥的主跨跨度,在世界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中也名列前茅,是一座具有20世纪90年代水平和风格的桥梁。武汉长江二桥的建成,使武汉三镇交通内环全线贯通,有力地促进了武汉经济建设的发展。





·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
  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原为湖北咨询局大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占地28亩,共有房11栋,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
  大楼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西式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坐北朝南。上层屋顶正中伸出一座望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在这里成立军政府,一度代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职权。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是中华民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里程碑,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因此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七”会议会址
“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宁汉合流”,革命处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被辟为纪念馆。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门匾。纪念馆如实再现了“八七会议”及其前后的历史。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一楼辟为陈列室,展出了会议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等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和全部会议参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即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民众乐园旁边,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1996年11月20日,该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楼由爱国华侨简氏兄弟于1917年兴建,大楼共有六层,系水泥钢筋结构,十分坚固。
  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三楼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历史的场景。 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于1989年元旦国民政府正式迁汉62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着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东湖
  东湖公园位于湖北武昌东郊,它的前身是着名声乐教育家周筱燕女士家的“海光农圃”,解放以后被辟为公园,1982年该区被国家国务院列为省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湖岸曲折,婀娜生姿,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六倍。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山水交融的美丽景观是东湖风景区的真实写照,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于1954年春天视察东湖时曾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园内分为听涛、磨山、落雁、白马、珞洪、吹笛六大景区,主要景点有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水天一色、曲堤凌波等。从湖边的各个码头上能乘船去湖对面的磨山植物园游玩。
  东湖还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园中有大片的水杉林,而且这里的“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也非常有名。




  ·东湖











欢迎光临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http://ourau.com/australia/)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