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拿到由澳大利亚私立教育与培训委员会(ACPET)发出的确认信时,一些中国留学生的心头大石终于放下:他们有书读了。至此,因澳大利亚全球校园管理集团五所学校倒闭而失学的1187名中国留学生全部获得安置。' U: C! Z& V/ e- o. ^- W |; Z$ A. d* d
去年接连发生的澳大利亚私校倒闭事件,让众多海外学生及家长开始重新考虑赴澳留学的计划。“被失学”背后有哪些深刻原因?2010年留学澳大利亚的前景如何?为此,2009年底,本报特派记者前往澳大利亚进行采访。文/特派澳大利亚记者黄茜 图/特派澳大利亚记者黄澄锋8 N: g9 s( C& q! Y a
留洋6年3 K3 }6 a" r% F- P
花费百万
7 R2 J: s( d- }; Y8 _ 只为“永居”# Y$ m% {0 _) Q# [. y/ ^7 O) g9 J
“学校倒闭不稀奇。首先,私校倒闭以前有过,以后还会有。其次,澳大利亚政府对类似危机的处理有一套成熟的机制。但这类事件对学生的冲击相当大。”
& q1 ~; o) C+ v ——墨尔本主要华文媒体、澳大利亚华厦传媒集团董事长项翔$ R2 n5 q# v" ^: x, N# ?$ G
这曾是一家极度繁荣的私立教育机构:澳大利亚全球校园管理集团(GCM),旗下拥有GCM时装设计学院、莫瑞迪安国际学校、莫瑞迪安国际酒店管理学校、国际设计学校和莫瑞迪安学院,在悉尼有4个校区,在墨尔本有9个校区。
* J. K; @0 O7 x# X& g" L2 C 2009年12月14日,莫瑞迪安国际酒店管理学校的“前学生”、河南男生小旭带着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悉尼市中心滑铁卢街26号的已经被封的校园。“我头一天还回来上课的,第二天就发现学校大门紧闭。”小旭2008年初进入这所学校念西餐厨师专业,2009年11月6日学校宣布倒闭时,离他拿到毕业证只剩两个星期。/ o0 d4 }% R/ ]) w
私立学校说关就关& W" m' s+ ^4 H6 H
类似莫瑞迪安这样的私校倒闭事件,2009年澳大利亚已发生过几起。中国的学生和家长都难以理解,学校怎幺能说关门就关门?9 a: w1 {2 Q9 v& u% @
作为一名私立学校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华人移民,墨尔本New Generation College的校长王建峰已经见怪不怪。他介绍,在澳大利亚,私立教育机构由财团、公司、个人或社会团体等投资兴办,经营得不好,就只能“关门大吉”。6 s3 W7 r. }' Z- J7 N3 y3 b4 v/ [5 E
墨尔本地区规模最大的留学中介之一、爱德国际教育中心总经理李强说,“莫瑞迪安”的倒闭与教学资质和教育质量无关,就是因为经营上的问题。
& g* Z5 P# }3 f- u 总有机构收拾烂摊子6 {: v' l7 {& {9 n3 Z/ y- \
“说实话,我不算很着急。因为到澳大利亚6年了,知道ACPET肯定会接手这个烂摊子。”小旭说的ACPET,全名叫做“澳大利亚私立教育与培训委员会”,是一个约束力很强的行业联合会。ACPET的规程要求,如果任何一个成员学校倒闭了,其他成员有义务接收该校的学生,将他们安置在对应的专业或课程就读。
% T6 F& p/ p" s) } L- B% F; x ACPET负责国际事务的经理史蒂夫·夸克在悉尼告诉本报记者,到2009年12月22日,因GCM五所学校倒闭而失学的1187名中国留学生全部获得安置。
; [# D( h$ O" A0 r* P# ] 但“亡羊补牢”改变不了这一事件“双输”的本质。凯·甘蕾女士是查尔顿·布朗学校的校长,她在ACPET善后工作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面对来自中国广州的记者,这位女士的脸色有些尴尬:“你们的读者是不是担心,来澳大利亚读书会不会碰到学校倒闭的事?” 1 |* [/ ?; g' V9 r; y0 A# p) m% y
为移民留学风险大
; R: M) ~( t% E4 m “如果不是为了移民,我不会来澳大利亚留学,更不会选这个专业。”2004年,17岁、在国内念高二的小旭只身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奔上了这条留学—移民之路。留澳6年,家里给的钱加起来将近100万元人民币。厨师、发型师、汽车修理工等专业,在澳大利亚技术移民体系中属于“紧缺职业”,比较容易申请“永久居留权”。
% Q$ Y! S8 L @0 a5 } J2 a 莫瑞迪安倒闭之后,小旭最担心的就是能否在元旦前拿到毕业证,并提交永居申请。
: c0 Y5 O/ u( i8 ?3 z1 k: U, [ 记者了解到,在澳的近14万中国留学生中,约有两三成是以移民为目的赴澳的。他们大多就读于职业教育机构。
# N/ f6 z) o1 R; O 记者手记
7 K/ k- K1 A7 f0 X4 j9 `* d. F Q 想通过留学来移民8 B7 u; u6 C! b
这本身就是“高风险”
& E5 k8 n0 ?7 W 澳大利亚一直是广东学子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确有很多学生是期望通过留学实现移民的目的。而这种计划本身就是高风险的,因为太多因素“由人不由己”。7 r) y; m9 B8 b- W* _' q' Z
老留学生告诉记者,2008年以后移民的“门槛”就逐步在抬高,雅思5.5分就能过的“黄金年代”已一去不返。
. ^8 Y* k9 t. M2 m' F8 w8 b 文中提到的小旭虽然赶在2010年元旦前提交了永居申请,但能否获批、何时获批都是未知数。他打算一边申请,一边打工,同时申请大学本科课程。“不乐观,但到了这个分上,只能一条路走到底。”5 V: b" g7 i4 |7 _" |
必须认识到,无论政策和环境发生任何变化,最后“买单”的都是留学生及其家长。有留学生在网上发帖,称“选择留学—移民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观点或许有失偏颇,我更同意启德教育集团运营总监周启莹的观点:选择在何处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既然是“留学”,那幺首要目的应该是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B$ q0 g: l4 e
留学故事
2 y0 w6 r$ E- j/ Y% _* l! Y “白骨精”感叹:
' \' C0 K6 U) ]+ @ 如果留在香港,我只是“路人甲”$ A) C, A% A# Y1 S+ ~+ A0 ?
“如果我在香港工作,现在也许在做售货员,也许在做地产经纪人,就是某个‘路人甲’的角色吧。”在北悉尼的中央商务区,香港女孩Novel由衷地感叹:“来澳大利亚留学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新的机会。”
. s! a2 y7 D7 T; w7 o Novel说,自己不算典型意义上的“好学生”:学习成绩挺一般,很难考上香港本地的一流大学如港大、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等。“我觉得很压抑、很没自信。香港那幺小的地方,那幺多人,整个社会都是物质挂帅!就算念了好大学出来,在职场上要出人头地还是要脱一层皮,光是想象一下都觉得可怕。”Novel说,家里有亲戚早年移民到澳大利亚,鼓励她不如出来念书。
4 j* Q* C; S7 f$ P- k3 m 于是Novel在香港念完高中之后来到澳大利亚读大学,念商科。读完书后,Novel在澳大利亚工作、升职、结婚,最终定居在这里。她如今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家求职网站旗下的子公司市场部工作,主力开发亚洲市场。在她看来,澳大利亚还是一个广阔的、有着无限机会的天地。“华人以勤奋出名,只要大方向把握住、不走弯路,过个中产阶级的生活问题不大。”: R D+ l+ M; ]2 s! F8 r* [
虽然“港女”的特点依然可以在她身上看到:说话、做事干练麻利,打扮精致、一身名牌,但Novel笑言,她的心态已经被澳大利亚“同化”得平和安定。 n0 a+ { J3 }, N) x w+ o6 M4 I
“孙悟空”诉苦:
, T% b7 _, \* I: Y 想通了,澳大利亚不是天堂, H9 q8 P* P* C, }2 t- j5 ^
“我姓孙,你就叫我‘孙悟空’吧!”南京男生“孙悟空”眼中的澳大利亚留学生活却远远没有那幺明媚。在墨尔本学习了29个月之后,他没有等到拿毕业证就主动放弃了学业回国,在南京的一家网站找了份编辑的工作。“我看穿了,就算在澳大利亚拿到PR也没什幺意思。人不是为了一种身份而活着,应该切切实实地做一点事业。”/ S2 k, ]( X5 `& ]* \1 }& W% {" i
“孙悟空”之前在莫瑞迪安酒店管理学校的墨尔本校区念厨师专业,他来澳大利亚留学就是为了“拿身份”。“特别苦,而且苦得没有意义。”黑心老板处处都有,“为了让老板开工作证明,中国留学生大多忍气吞声。我经常给老板塞点好烟、国内特产,也送过现金,最后总算把工作经验凑够了。”, x: O8 L) t* k% O" h1 _
“孙悟空”说,他在澳大利亚读雅思的时候,有个中国男同学“倾家荡产”来澳大利亚,但由于移民政策一再变化,这个将近而立之年的中国男人在墨尔本的贫民区租了间老木头房子,每天在汽修厂干活,老婆在超市卖皮包,一小时才赚7元钱澳币。( {7 m3 t/ P; O9 {" e
“现在人特别颓废,手指都秃了、浑身机油味。”“孙悟空”问他考不考虑回国,回答是:“怎幺回?国内什幺都没有了。没拿到身份,有什幺脸回?”“孙悟空”说,自己想通了,回头、回国还不算晚。“澳大利亚不是天堂。”
5 j, T6 E# d# k- k* _- [% E 澳大利亚留学教育扫描
3 P; [5 [# `+ ?% O+ ^7 U9 i& E ●澳大利亚现有42所大学,分布在各州和地区。除3所私立大学外,其余均为公立大学。 Y0 s2 p' \, t/ Z- s9 g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VET)包括公立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和私立职业技术学院。公立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一般由政府拥有和管理。私立职业技术学院一般由企业公司、私人和专业组织拥有和管理。+ y( B! M! a7 Z1 E9 ?
●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上个财政年度,留学生教育产业总共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了创纪录的166亿澳元,其中高等教育在国际学生身上赚了95亿澳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3亿澳元;职业教育收入43亿澳元。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国际贸易数字,只有煤、铁和黄金的出口对澳大利亚经济的贡献率超过教育部门。
1 d2 F6 `) \2 y; [ ●澳大利亚教育就业与劳动关系部国际教育司(AEI)公布:2008年,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各类院校中的注册总数达到12.77万,占澳大利亚海外留学生的24%。其中高等教育和大学预科课程中的注册总数为5.7万;在英语(论坛)语言课程中的注册总数为3.15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中的注册总数为2.55万;在中学课程中的注册总数为1.37万。大约40%的在澳中国留学生选择了高等教育类别,他们主要就读的是管理、商科。6 X8 `' M+ i# U' c6 o
移民政策收紧
7 X% s8 J7 I* i& T 恐引发“多米诺”效应
2 @" c9 s9 n9 f! P 被留学生寄予厚望的技术移民政策,今年元旦起进一步收紧,技术移民门槛进一步提高:以前是毕业后在申请工作签证的同时即可申请技术移民,现在却要在当地工作一两年后才能申请技术移民。调查显示,目前在澳大利亚就读于技术移民类课程的各国海外留学生人数高达13.7万人,他们的永居之梦可能遥遥无期,甚至化为泡影。" w% ?) J, J5 O/ S4 D
移民政策的收紧,也许是倒掉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此后,希望通过读技术移民类课程而获得永居的海外留学生将重新考虑赴澳计划,这必然使得专门开设技术移民类课程的私立院校的生源减少。这样一来,部分私校可能重蹈莫瑞迪安的覆辙——宣布破产、倒闭。而学校倒闭的恶劣影响会加深外界对澳大利亚教育产业的不信任。 Y( e: k( [/ W, ~9 ~' `
政府亡羊补牢 & @2 ]+ ] h) w) `7 ]) ]2 g
5年一审变为今年年内全部重审
( C2 E1 |4 `3 [1 B S 为了重建信誉,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出手整治教育行业。2009年8月19日,澳大利亚副总理兼教育部长朱莉娅·吉拉德表示,对所有提供国际教育的机构,要求在2010年年底以前,按新要求重新登记。
& C* o8 Q8 M4 o# q+ G “政府要清盘!以前是每过5年才重新登记一次的。”王建峰说,同行们最近都在积极“查漏补缺”,争取在资格审查中顺利过关。而记者了解到,澳留学教育行业的一些问题由来已久。有些学校实际上就是“卖签证”、“卖出勤率”、“卖毕业证”,只要学生肯花钱就能毕业。部分中介为了拿到高达30%的提成,百般劝诱学生选择并不合适的学校,许诺“读完书就能移民”。而申请永居资格必须具备的900小时工作经验,在黑市上也有雇主“出卖”,均价达到6000~8000澳币!
$ v4 h( Q5 w) a- i, s5 ` 在留学中介行业打滚了十几年的李强告诉记者,已经有些“PR drive”(以获得永居资格为导向)的学校正在转型,比如增开一些非技术移民类的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招收澳大利亚本地学生等。& R7 k) q) [- ]7 |
“但可以预见,今年还会有私立学校被政府关闭或因经营不下去而关门。” ) `7 p4 b9 T' K9 B! g
专家支招
9 C* }; F: `/ @+ E) w 选校把握两个“多元化”5 F/ u2 W9 {7 X( ?& } D+ C8 }
只开“移民挂钩”课程,只收海外学生的,最好别去!
- X4 S9 s6 ?) o$ m# L7 I7 I “莫瑞迪安倒闭”事件让中国的学生和家长疑惑,澳大利亚的私立学校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读?如果要去读,怎幺选才能规避风险?本报记者专程赴澳大利亚进行了深入采访,感到这个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条基本准则是可以把握的:课程多元化、生源多元化的学校更有保障。
1 z1 n/ ]; C* g% { “有些学校只想在留学生身上赚快钱!”# [$ H$ O/ i1 f3 q6 j* S
私立教育集团Think Education Group的总监珍妮·海耶斯这样形容一些同行:“他们不想长期经营一项事业,而是用不切实际的承诺吸引学生,指望从他们身上赚到尽可能多的钱,然后就走人!”
) X! t, R2 f9 o8 s3 m 她承认,招收海外学生意味着更高的学费收入,但“正派的学校不会盲目扩招”。这个观点,位于墨尔本的着名私立男校Trinity Grammar School副校长罗汉·布朗先生也同意。“你相信吗?我们2009年只招了12个国际学生。目前,国际学生仅占在校学生的5%。”记者了解到,该校国际学生每学年的学费最高可达25000澳元,比公校翻了一倍多。但罗汉坚决地表示,学校不会为了赚取高额学费而放低入学要求,因为“这关系到声誉和质量”。
3 d8 P. E! s6 C$ H z+ B' J 珍妮·海耶斯认为,只要家长和学生肯用心并借助可靠的信息渠道,一定能抓住那些不可靠的学校的“马脚”。“我建议中国的学生和家长,选学校时要留意:课程和生源是否多元化。”珍妮·海耶斯分析,如果学校只开设跟移民职业紧密挂钩的课程,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海外,就应该警惕。因为一旦移民、签证、汇率、两国关系等因素发生变化,生源会直接受到影响,学校的财政很可能出问题,属于“高风险”。
9 ?6 u; Q' x# j 资料来源:无忧雅思网
; g" A" O, G' S+ o, ^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