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学习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issless 发表于 2015-5-4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4 O1 _& v1 C$ p6 I
注册后获得澳洲留学DIY申请辅导,下载本站所有申请及雅思材料!
5 [& ^7 B# Y5 q$ w# n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M2 E) ~% D7 X& r8 ~

9 ~8 t% V- l& I1 ^
' U; c. Y7 E; C- G

: Q8 g" O% B6 ?" t- H# X, `7 w
5 U" t7 s9 ?7 F$ v7 k& p
; I$ J5 U) l" p
微信扫码订阅澳大利亚留学生报

6 n4 k2 E. S# z1 N( p4 R" P0 }
* x) ?3 ?$ u% O- Q; h( Ax
5 D$ V! k9 q) i- u! A' U" c. j5 ^
( S/ O+ n) |; q出国的那一年,我16岁,刚刚在师大附中上完高一。那个时侯班主任听说我要出国留学,曾经与我父母长谈,认为他们对我不够负责任。那个时侯似乎只有在国内混不下去的很差的学生,才到澳洲留学。而我应该踏踏实实地在国内考一个好大学,就算要出国留学,以我的成绩也应该去美国英国之类的,还说如果我去那边,可以帮我争取奖学金。
4 S$ D* ]1 g# p# I! }' |
" v7 k5 t# L9 U" u

' V  d! S' x& t2 T3 r
9 l. r2 ^) }. B; x4 _& Z  然而我的父母仍旧是毅然决然地把我送到了澳大利亚。这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混合的国家,环境稳定而安全,很少有歧视,似乎更加适合一个小女孩儿独自生活。0 L( f+ T3 {; {9 c9 r
+ W! K/ H: W8 C- E

/ M* {' V3 G5 {  申请学校,体检,办签证。当初中介在听到我在国内上的高中是云南师大附中的时候,曾说过,如果是这个学校出来的,那幺申请学校和签证都没问题,成绩都能达到。在这个北京中介的指导下,去澳洲的手续的顺利完成了。! X# H- u0 \2 O, R# ^# F
) [2 k! \8 k/ F& q* A
" Z+ T# l; Z$ O. a0 `
  % Z$ K5 e, m8 p  I) v3 w
16岁的我,独自踏上了异国他乡,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
7 h& a, G) K/ K* U: D0 C; D

. V; ?3 I! V1 K, [$ M" r
2 K; n- `# ?9 c5 a' A  我所去的城市,是南澳州的首府阿德莱德。在出国之前,我也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相较于悉尼和墨尔本的繁华和灯红酒绿,这个小小的城市有着安静的气息,年轻而充满着朝气,似乎更利于静心学习。这个城市有着澳洲八大名校之一的阿德莱德大学,而我所在的学校,便是阿德莱德大学附属中学。- X0 D% q0 a: L/ |( X4 J

  [& }9 [. g# s % g. o- Z  ^+ A  I
  如果说真正的轻松容易,只有在语言班才是这样,每周大概也就那幺25小时上课时间,分为英文,科学,社会课。嗯,不过有的可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都是学习和日常生活或者将来所学学科相关的英文知识,也常常利用上课时间看电影,听故事,到街上做调查活动,比如搞清楚超市里的东西放在那里,或者到通讯公司了解签手机需要怎幺来弄,也会到巧克力工厂参观,或者去动物园游玩,当然,做了这些活动,都会被要求写相关的作业。不过总的来说,语言班基本上是没什幺作业的,只要整天去听听课,和老师瞎侃就行了。& K, L+ j; i" \( e

2 e( K. Z- q- R* J& l6 H 2 M1 o4 n/ O! M# _& ?9 d
  6 I& v7 s, H8 f1 G
在经历了大概三个多月这样无忧无虑的时光,我顺利的进入了高中,念十一年级,也就是高二。- d6 ]5 V+ V- v+ X! K2 D
% j9 S3 t' s* W! S9 F
. h+ h; a) j& f$ K  n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从语言班升高中,是没有什幺问题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没办法通过语言班的毕业考试。' }2 N  j2 R* [8 n! ]

1 ~8 k; i5 ~7 m & u3 t$ Z- D2 G  J5 R6 M/ `' k
  在这里就要谈到的,是差不多在我这个年龄出国留学的孩子,大概分为三种人。一种人,是家里非常有钱的纨绔子弟,他们出国,纯粹是因为在国内混不下去了,而来到国外,说是学习,其实根本就是度假。旷课,出入赌场,应该是最常做的事,因为没有家长的约束,自然而然非常自由。在国外,只要你每个学期的出勤率达到80%(应该是这个值吧?)确保不会被移民局遣送回国,其他的就自便了。老师也不太会像国内那样过度“关注”你的学习,不会整天找你谈话劝你要好好学习。
5 y8 I( y( I( G9 g' d/ o
- a: ?( m" Z: Y) a# M/ y# ^: r3 E . v" n+ b+ G# C  o- O
  大多数这样的人,在出国留学的第一道关,语言班的毕业考中就会被淘汰下来,由于没办法升入高中,你不得不继续留在语言班读书,当然,原来的这一所学校,很可能不会要你了,只有转学继续念语言,我有见过超过20岁,读了好几年语言的,还是没有过。
0 h; U. k, y- I0 W; C4 j& g" {; R ( d0 e" v. w. |- O* F, e* R2 [8 }, h
2 b2 l0 z( ]- _+ P0 n$ U5 }
  升入高中,一个全新的生活就开始了。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学校,阿德莱德大学附属中学。这是一所当地学生与国际学生混合,男女同校制的学校,位于阿德莱德大学校区内,提供澳大利亚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习,也就是高二和高三。在澳大利亚有一项规定,如果要参加当地高考,必须完成至少两年的高中,也就是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所以我们学校只开设了两年的课,很多当地学生,也都是在上完初中,有的上了高一的一年,有的没上,然后再转到我们学校来的。
3 d" `  L. L  P7 e 0 P, ]- K) V/ ^" O! s; z# ~8 `; e
6 j7 A' u2 ^2 H0 z: D
  澳洲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一般来说,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赞助,学费之类的都比较便宜,而私立学校则要贵很多,但是它的教育质量也更好。我的学校,就是一所私立高中。
7 g; \( C. `5 I5 f ) x% r% H/ z: [

' J4 P& |' K! A; V; N  不过,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都是一片茫然。无论是从中介或者网站上查询,似乎个个学校都好。没有亲身到过澳洲了解情况,根本无从选择比较。似乎只是因为学校的名字吧,阿德莱德大学附属中学,觉得大学的附属中学应该是很好的,比如国内的师大附中。那个时候如果有个悉尼大学附属中学,没准我就去了那里了。中介说这学校在大学校园里,享受的设施及待遇,比如图书馆实验室什幺的,全都是大学的。我们觉得这样挺好,能提前感受大学的学习,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似乎也能顺理成章地在将来进入阿德莱德大学,那也不错,毕竟是澳洲八大名校之一。& ?9 h; Z/ j% i' P  M3 @

9 V* p# d+ G9 m% q6 h+ `. ^3 o % V6 c; i! @4 T. O
  可是当我来到学校,完全觉得自己被骗了。我们学校的主楼之一,建在阿德莱德最繁华的步行街的商铺上面,就像写字楼一样,只有两层,很少的教室,没有校园。和普通的高中相比,实在是不能称其为一个高中。那个时侯的我们,开始很羡慕类似于阿德莱德高中之类的正规中学,有超大的足球场,有漂亮的制服。那个时候还听说别的学校有开始什幺骑马射箭,做饭家政之类的有趣的课,而我们连体育课都有不起。0 J8 Z9 T4 r: m- M# f6 ~( a: I

# r" b$ i9 U) @5 L / m! u8 h* S& D+ Z) Z' B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选择应该是没有错的。我们学校和普通高中有个很大的区别,是专为想考大学的学生设立的学校。在澳大利亚,当地人对于学历并不像国内这样看重,大部分人都是只上完高中就开始工作了,有的也会上技校一类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技校反而是更加实用的。所以说,我们学校并没有开设那些有趣的技能课,而是全部针对考大学开设相关的课。比如说,物理,化学,数学,英文,经济,会计,哲学,心理,艺术,音乐,戏剧之类的。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学校十二年级的学制,是仿大学的,每周每门课开设lecture,也就是大课讲座,还有两节小课,单独进行辅导,而我们也有幸天天跑阿德莱德大学的各大讲堂听课,提前习惯了大学的学制。! [' A* y: O; G

/ w2 l8 _' L2 R2 b6 S. T ' N% E% W7 W, V0 e# o# W
  在十一年级,我们需要选择六门课程,其中英文是必修,数学必修一门,文理不同科至少要有一门,我选择的是英文,高数,普数,物理,化学,设计。其实从11年级选课的这一刻开始,就已经觉得了你的未来。因为那个时候虽然不确定,但也觉得自己在大学选择理工科方面的课程,而进入大学相关的条件,比如说念工程系,就会规定你在高中一定要学物理和数学。而数学和物理,都要学满两年。
  r8 n& V1 F# R6 g0 v
8 l' Y3 n$ d! T6 V# i* l 5 D( c, S6 G( S3 R: T! J5 q0 V+ i" R
  还记得我第一天进高中上学,只在下午有两节课,物理和化学。或许是永生难忘的化学课吧,就像听天书一般,根本不知道在讲什幺。那节课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上面有十多道题目,让我们拿着纸互相问,看看对方是否知道答案,然后把对方的名字记下来。其实是一个熟悉同班同学的过程。还没等我看懂问题是什幺,就懵懵懂懂地跟着大家站起来问。被人问道,都说不知道,然后对方会告诉我答案。那个时候,不仅连问题都看不懂,连人家告诉我的答案也不懂。carbon dioxide。直到回来回家查了,才知道,那道题是问,光合作用植物吸收的物质是什幺?答案是二氧化碳。
0 t- R: A8 {; Y
! x9 G: D" y) X  T" h' i# n* _- ^' j
- Q8 L6 \5 ]0 ~5 e) y  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可是因为对专业词汇的不了解,就根本不知道是在讲什幺。而且那个班只有我一个国际学生。(其实后来知道还有两个,不过她们是新疆人,高鼻深目,单从外观上看,也和外国人没啥区别,而某个走错教室的笨蛋我也不提了)
% k( p7 Z/ w7 m/ x8 x  R+ ?( I! ] $ y& T, X$ ?/ B( h

% Y9 f& G7 N; Q( w. B1 z  那天晚上,因为这一堂什幺都没听懂的化学课,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哭累了,才睡着。而那个星期的第二节化学课,因为上节课根本没听懂老师布置了什幺作业,而被要求补起来。
) L' Y7 T) R5 f/ U2 n 2 H! N, B) ]7 I& ]1 [4 R! h
& [, f$ ]/ a. c. T/ s3 \
  其实在国外,想要混,是非常容易的。我们的作业分两种,一种是正式的,一种是非正式。并不是每天都有作业的,一般来说,每门课每周会布置一次作业,大部分是非正式的,例如数学物理,做书上的哪些题。而老师是不会批改这些作业的,最多随便看下你做了没,或者直接就不看,于是呢,其实我也基本不做这些作业……另外一种正式作业,大概会两周一次(其实时间不固定,有的时候一学期才有两次),这种正式作业,一般以写论文为主。物理化学则多是写实验报告。每个学期都会有探索性研究论文,也就是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2000字的论文,要包括它的物理/化学原理,背景,应用价值之类的。写完之后,还要做演讲。一般来说准备的时间从一星期到整学期不等,而我们一般都集中在最后几天熬通宵。当地学生,就会在老师布置下来的第一时间写好论文,拿去给老师修改。所以啊,我们想得到高分还是很不容易的。而这样的正式性作业,对我们的升学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成绩,加上我们平常的测验成绩,统统算入高考成绩。
2 `& P) x6 m/ ]) \ ' t7 l) z% w2 g+ a

6 r7 U. W: Y3 a' v6 {  也许国内的人会觉得写论文是很容易的事,随便找点资料就完了,但是对我们来说,抄袭是第一大罪。你如果有任何一句话是引用到别人的文章,就一定要注明取自XXX,任何不是自己研究得来的数据,都要注明是从哪来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抄袭。而且传说中,我们老师有一款查抄袭软件,我们交论文,很多时候都要交电子稿,那个软件能识别出你是否抄袭,只要你的论文里有20个连续及近似连续的词与网络中的文章或者科学杂志期刊中的一样,就判定为抄袭。所以写论文对我们来说痛苦至极,先要花好长时间阅读相关资料,写提纲决定自己要写的主线,整理归纳相关资料,在一点点组织起来变成自己的话。6 N# O8 |7 @4 ?5 i7 {
0 P; c0 ^3 ?$ `- k2 E/ {6 I

4 G# w6 s0 S0 q" y5 m. A8 A& h  做演讲也是很难的一关,不能照着自己的稿子念,只能看自己做的幻灯片和带有提示性字词的卡片。不仅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连台风也是评分标准之一,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与听众的互动之类的,做完演讲以后,老师和同学就会提问题让你回答。总之,对于我们这样英文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做演讲都是最难的,任你头天晚上熬夜把演讲稿背得烂熟,也会被评为呆板,死记硬背,没有声情并茂之类的。不过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理解我们的。) A5 ?* V, R5 b3 M
5 _* }- t3 x1 h" q
  总之,写论文和做演讲,就是我们最大的难关,加上测验。不过测验对于我们这样已经习惯大考小考的人来说,还是要稍微简单一些的。
* L6 x0 b  A* d0 O8 f' w! c+ g0 s
  c5 K2 r% u5 X9 P+ v5 Z $ p/ Z2 M* s8 ]4 M6 ]
  ( Y4 R& Y/ E2 n- ^+ j
不过这样的测验,和国内的还是有很大区别,其实应该说,是学科和学习方式的区别。
2 c5 |( a/ q) _2 D: O4 t8 ^; M
9 a9 V$ y' R8 m2 ]9 y

2 ]: J6 R6 I! _, d  首先说说英语的考试。我们念的这一科英文,叫做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也就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当地学生念的英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平常的练习也不过是阅读写作听力。考试的时候也都考这个。一小时左右的听力,会念两篇文章,然后根据听力做简答题,会有只用一两个句子就回答的题目,也会有要写满整整一面卷子的题,这些都是要自己整理归纳听力的内容才能做好的。然后是写作。写作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写论文,阅读三到四篇文章,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决定自己是站在正方还是反方,写一篇600字的论文。所有的论据,都必须出自这四篇文章,但是不能照抄。第二部分则是根据一则新闻或者是一幅照片,向报社或者相关机构写一封正式的信,表达你对新闻或者照片所反映的内容的支持或者反对。
' \& K3 Q. [; r( b* k: {) n
) V" x8 \; P# V9 ?2 D5 `: P+ v8 w) Q 9 w' `* ^* A, w5 N; U
  三个小时的考试,考下来基本手都软了,不停的写。其实在英文考试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初期做听力练习的时候,会让填空。那个时侯老师说了一句话,你听到什幺就把什幺写下来,不用考虑拼写,假如你拼写错了,但是读音相近,也算正确,因为我们考的是听力,而不是拼写。稍微觉得遗憾的是,只有在语言班学英文的时候,才能练到比较多的口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升入高中后的英文学习,还是以应试为主,不过也算锻炼了我们收集资料和写作的能力。这对今后的学习帮助非常大。2 G$ K8 y& J6 Z( R9 E, n+ Z
  E0 V* F1 K; G( s

9 P% z0 w! M: h! X3 `; D  第二个要说的科目是数学。中国人在国外学习,数学一定是非常占优势的科目。中国人普遍数学底子都很强,计算做题能力很好。初到澳洲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优势非常明显,刚进入十一年级,我们学的是因式分解……那个时候都乐翻了,实在是简单容易得不行。而且我们还规定一定要用一种科学计算器,能够画图,解函数,解方程,算微积分什幺的,简直跟电脑一样了,根本不用我们动脑。而最最开心的事,每一场考试,都允许带手抄的资料进入考场,大考是两页的A4纸的手抄资料,小考好像是一页,上面随你写啥都成,我们称之为光明正大地打小抄作弊。而老师解释说,知识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而是用来运用的,你不必记得,只要会用,你们要学习的不是知识,而是要掌握运用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同理,物理化学虽然没有小抄,但会有老师制作好的公式和常数表。在答题的时候,会被要求把自己的每个步骤写清楚,如果你的思路正确,只是计算出错,那幺也不会算错。我们也没有什幺选择填空题,全部都是解答题。数学里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还要做project,也就是类似于论文的东西。比如说让你想方设法去证明一个定理,要把你的整个思路过程记录下来,如何产生这个念头,做了哪些准备,经过了哪些不同的测算,得出什幺结论,对整个研究过程的评价,什幺地方可以改进之类的。对于我们来说,这种纯算数的学科还要写论文,实在是难以理解。' u) m7 G! [" K) z+ ^7 O
, o. k% Q9 M# k) v
$ [% x+ a/ k/ J% c7 s! I1 u
  同理,物理化学也是这样的。记得在国内上初中的时候,我在外面上物理提高班,是个非常优秀的高中物理老师,他说,中国的物理,其实根本不是真正的物理,只是数学知识上面披了个物理的皮毛,真正考的,是你的数学计算能力。直到出了国,我才真正体会到这点。我们十一年级学的是动力学,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学,做题计算简直是轻而易举。然而物理真的是越来越难,也真正的越来越物理。我们做题,已经很少是计算题,而是解释题,去解释物理现象,去解释一个机器工作的原理。化学也是如此,计算几乎没有,更多是去解释化学原理,物质原理。三个小时的考试,几乎笔都不能停,写到最后一刻。整个庞大的知识网都要联系起来,因为一个现象,往往渗透着多个原理,物理知识拿来在化学考试中用,反之亦然。而这两门考试,最后都有占到大约30到20分的大题,也就近似于一个个小论文,比如让你解释X光的成因,它所涉及的全部物理现象,它的应用价值之类的。
. l  Z: m8 D2 W# w3 b" i, _
+ O0 Z- W, W9 J, u# y- {1 ]# [/ ^! m ; _. L+ X# B  H! _' |# @; I6 A
  这就是在国外的学习,对于习惯于填鸭式教育的我们来说,想要学好,真的挺难的。当地的学生因为从小就受这样文化的熏陶,学习能力非常强。比如说数学,高二的时候开始学因式分解,高三的时候就能学到不逊于国内的微积分之类的,而且成绩丝毫不比我们中国人差。写论文,做项目,团队合作,演讲等等能力都比我们高很大一截,更不要提语言的组织能力了。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挣扎向前。
! n0 J" X' M1 G2 x5 Q# _6 T
+ x5 }' v8 L; O1 p  \
, M; X, X; B" j  关于艺术。我在11年级学了半年的设计,半年的艺术,也就是绘画。设计课上主要会教一些软件的使用,设计的原则,空间透视之类的,半年出了5个成品,自己的签名,cd盒,服装设计,室内平面设计。这一课好像还比较容易一点,而学了艺术,才觉得自己估计不是学艺术的料。我从小对艺术还是挺感兴趣的,也学过绘画,应该说画画的技能不算差,然后艺术细胞估计就不够了。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我们每做一个作品都要写论文,写自己创意产生的过程,点评他人的相关作品,整个准备过程,练习时做的画,以及最后的成品。而艺术整个学期只用交一本大画册,把你整个学期所学所画所整理的资料交上去就可以了,再加上一个作品专题。我念了半年的艺术,交了两个作品,一个是奥运福娃的剪纸,一个是人体素描。剪纸那个,我简直是写尽了中国剪纸的文化艺术,整理了各种类型的剪纸,最后做了整幅的福娃剪纸。这个作品,准备工作及论文拿了最高分,而作品才刚刚及格。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就把我打回去了,漂亮倒是很漂亮了,不过,跟宣传画一样,你自己的创意在哪里?而那个人体艺术的素描,老师说,画的倒是好,不过创意呢?相较于其他当地学生千奇百怪的艺术作品,我的确实是苍白无力。那些用各种颜色乱泼在纸上,或者照了一堆非主流照片的作品,都拿了高分,因为他们会在老师面前侃侃而谈,大讲关于自我的独特的艺术理念。于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一课。
% K7 v3 i1 N3 O% Q$ P9 k% h
) ?& {6 n- a1 D+ W; l' j9 |- Q & H5 d; |7 e' ]$ \1 r
  在澳洲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次,英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论文题目,讨论温室效应是否是危言耸听。拿到这个题目的当地学生,马上就投入到了激烈的讨论中,而我们中国人,却全部傻眼了。这个题目不是明摆着的吗?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愈演愈烈,导致了很多气候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少开汽车多种树。如果在国内这幺写篇文章,应该是非常符合正确答案并且能拿到高分的吧,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这幺一个毋庸置疑的话题,有什幺可争论的吗?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虑,于是播放了一个影片给我们看,叫做《全球变暖大骗局》。这个影片里,从科研人员到政要等,纷纷提供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说明,根本不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在地球存在的这幺多年里,曾经有过好多次平均气温高于现在。而追述人类发展历史,全球变暖这个话题的起源,是在某个国家的政要竞选的时候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拉选票。* ?( M3 c& z/ E- n

! s/ q: _3 z  V( c5 O
3 f' e/ `, d) [5 I( }6 ]   直至现在,温室效应更多是发达国家用来制约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在非洲,只有煤炭是便宜又方便的燃料,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若是要求他们使用昂贵的清洁能源,那幺国家又如何发展?全球变暖,不过是商业,政治结合科学的一个骗局罢了。看完影片我们全都目瞪口呆。脑海中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势被打破,突然发现从前自己的目光有多幺短浅,以前听得什幺,就以为是什幺,根本不去思考其背后隐藏的东西,更别说站在对立面看待这个问题了。当然,关于全球变暖,真相是什幺,异端科学家与主流观念争论了百年也没有得出结论,科学上的问题,谁又能保证不会被推翻重来。我们的一篇小小的2000字论文又如何能说得清,在极力称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举证的同时,无论是哪一方,保护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总是没有错的。这样的争论虽然没有定论,没有结果,然而却显现出来了国外学生和我们的不同。之后的讨论,也知道他们其实从小受的教育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然而他们在接到题目的时候没有惊讶,反而兴致勃勃地开始分析各种原因,站到对立面来辩解。而我们,真的是早已习惯了单一的思维模式,根本不曾想到,一个小小的环境问题,竟然能牵扯到这幺多方面的事。发散性思维,挑战主流权威的勇气,以及辩证看待问题,就是这一课教给我们的。! H) G8 Q5 c% X: h6 D, z

5 F' G3 |$ r1 e; a5 d
2 I4 ], H! m/ M7 N( D8 T: Z! H6 m  如果说十一年级是让人基本适应澳洲的学习方式,那幺升入十二年级的我们,开始真切的感受到高考的压力。澳洲的高考是省统考,每个州的题目都不同。从11月开始,整场高考持续二十多天,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学的科目考五门,得出每一科的高考成绩。而每个学生,都会有在校成绩,是根据平常的测验和正式作业得出的,经过一定的换算,统一标准。高考成绩占百分之五十,在校成绩占百分之五十,得出来一个每门科目的分,满分20分。最低的那门科目折半,五科相加,得出一个总分(满分90分),然后整个南澳州统一所有学生的分数,由高到低给出你一个TER,比如说60分,那幺你就是整个南澳州的前百分之四十,如果是99分,那幺你就是全南澳的前百分之一。而这个分,就是大学的录取你的分。
0 q8 \& j4 m# f( G# ~' i" V
% O; j: _; z- ^% C # m0 u/ X  k  f. m! Z7 D
  其实在国外,高考的压力确实比国内小很多,是因为社会的关注度比较低,但是高考的难度却是非常大的。除了必须保证平时每一次的成绩,最后大考也是至关重要。临近考试的日子,图书馆都爆满。而中国学生已经因为闲散的教学模式悠闲惯了,似乎也根本没办法抓紧起来。就这样,我们在湖里糊涂的状态下,接受了高考的检验。
' ^3 D* W0 Q! q! _' m, U0 Q& B
' t5 N% f# s( k ; ?9 |) H2 e+ G9 S2 T) B" J
  之前提到出国留学的有三类人。其中第二类,还是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出国的目的是在学习,虽然不会天天出去混,但是因为大环境太宽松,就算想努力,似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都把时间浪费在网络,电影,游戏中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办法习惯国外的快节奏教育,在高考的这一关中,就被淘汰下来了。
8 R4 t' n  A0 @8 r4 L1 Z 2 F5 Y; G& K0 J- T2 c( s
3 e; l3 X" B9 R' R1 D, T$ e1 x
  不过澳洲比较好的就是,即使如此,只要不是太差,混个一般大学的文凭也还是有希望的,大不了再念一年预科之类的,也能说得过去。
9 y& W8 A8 @3 ~; a! ]8 |" V; t
6 A8 A: G/ }- p, p. ^7 I
1 x/ V0 X2 e, X: B" \8 O1 }  \+ K  而想要含金量高的文凭,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努力。第三类人,从出国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们懂得规划自己每一步,开始了解10年后最有潜力的职业,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早早的在高中选课的时候,就已经为充满竞争的未来开始打下基础了。然而这一类人,毕竟是极少数。
/ b" j1 G6 }' l # z$ n7 H, I9 `( g% K' k6 c
: A9 V$ @; {$ `; ~: Z  n
  0 A1 t  m( n3 K! e2 B  ?
既然过了高考,那幺也要稍微点评一下澳洲的大学。
% ~# ?: Y* t2 v/ {$ d% L/ `" _/ G. M
5 W, h! q2 m/ F/ h: Z8 _. u
# r& |$ o' a: ]( t) \$ I; g) e; a8 Q9 T
  澳洲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学没有明确的排名,对于中国人来说,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是最有名的,然而只是针对国内的人。在澳洲,真正公认的好学校,是八大名校联盟,被称为澳洲的常春藤联盟,也就是澳洲最顶尖的八所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这八所学校各有所长,不相上下。对于想要回国发展的人来说,墨尔本和悉尼大学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们在国内的知名度最高。然而如果要留在澳洲发展,就应该根据自己想学的专业选择学校。其实澳洲公司招聘,看重的不是毕业院校,而是你的在校表现。
4 \6 U- _0 r' Q2 g - v  k. N+ Q8 Q9 Y+ W, g* t* G

  k: b  K( B% C  W7 G' @  我们在高考之前,就开始申报志愿了。每个州每人都可以申请6个志愿,国际学生有一项特权,只要你的高考成绩到达它的录取线,那幺你将收到所有的录取通知书,然后随便选择。6 Y" U8 K3 L% X3 ?% T/ @# c/ C

# @3 p2 {8 W  T" o3 ?# ~/ d( s" P 5 v3 Z$ }: ^9 D9 O/ D5 T1 v
  高考前夕,我报了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麦考瑞大学的大约十七个专业。4 I0 Q% B9 r. B  L& n

. K/ h& |6 V( x 7 ~( M4 H3 v2 f$ A! [
  现在回过头来想,高考的时候还是比较漫不经心的,我是属于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中间人,怎幺说呢,虽然明确自己的目标,但是实行的动力还是差了点。记得快要高考的时候,就算去图书馆,也是发呆,回到家同样看看片,上上网之类的。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还在写带进考场的笔记。等到高考开始,脑海里想的已经全都是回国怎幺玩的事了。总而言之,对于高考,我投入的心力还是比较少的,也许是大环境都是懒散的,自己也努力不起来。高考的状态也不是很理想,感觉发挥的也就一般般。
8 }6 E9 X% c4 i0 p3 L
9 s; y( h  K" _ 1 Q6 ]7 D# @, p( P& [3 M
  还记得在国内的时候,每到6月临近,昆明全城都因为高考而轰动了。媒体报刊整日整夜的报道,所有施工被停,还有爱心送考之类的活动,如果遇上下雨,什幺消防队之类的都会出动,若是忘记带准考证,也有交警开警车一路护送。一个家庭如果有孩子高考,那幺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买营养品什幺的,很多家长也会在高考的那个星期请假全程陪同考生进行考试。
* M& N4 u6 {/ k; I * N, A7 Y2 ^* \3 B
4 h( u+ N1 z, p1 H0 g8 J# g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高考。而在澳洲,没有了高度关注,我们根本没有压力或者动力备战高考。在那样懒散的环境里,如果没有超强的自制能力和进取心,十分难以投入心力。
; e2 R/ z% t$ s0 T0 e1 p 8 a$ t  E/ f$ a+ T/ K7 b# g

7 C' r2 x6 f" A1 E  等到考试结束的那一刻,尤其是考完化学时候,虽然我还有好几道题一下子想不起来,但是还是放下了笔,想,终于结束了,我这一辈子都不再碰化学了。
  ~0 `0 S/ m! O2 M/ S9 b4 B 5 A2 e% ?3 \6 Q2 h: B5 b, ^
+ V% r2 N( Z: j, S# k
  高考完以后,每个人都被回家的喜悦填满,开开心心回到家,开始悠闲的假期生活。不过转眼一个月的时光就过去了,圣诞节前夕,高考成绩公布了。
9 W& N+ T; b7 n0 ~) B9 d
$ L+ e. x5 c1 ^3 G
3 a. O6 K$ i3 |1 p- G1 N9 \  记得在快要公布成绩的那天晚上,有些紧张,早上一大早就醒过来上网了,紧张的要死。不过看到成绩,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实在是出乎意料。根据我的平常成绩,如果发挥好的话,TER应该在95左右,而高考的时候自我感觉不怎幺样,后来都想,只要不低于88就好了。结果最终成绩是98.4,也就是南澳的前1.6%这个成绩,澳洲的所有大学,所有专业,都可以任选了。
+ S: v$ ^# R6 F
. Q  w7 L7 w5 I7 A, p
1 J- x) e- `# a+ Z  在这之后,录取通知书陆续来了,所有的专业都录取了。包括墨尔本的经济,工程,环境,悉尼的建筑设计,麦考瑞的精算,新南威尔士的光电太阳能等等。而此刻的我,又面临着专业的选择。
' B2 w* r' |" |, b ) }6 Y: J. ]0 [6 r+ o' i. P

; E3 c3 s4 v- ]: W  爸爸曾经开玩笑说,实在不知道选什幺,就把所有录取通知书贴墙上扔飞镖,扔到哪个算哪个。这当然是戏言了。经过几天的考虑,最终选定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土木工程及建筑设计。这不是我收到的所有录取里最好的专业,但是已经是我折中兴趣爱好及未来就业前景的最合适的选择了。所谓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应该是最近的了。
% N# Q- n: c: r+ T
. J+ z, j# D; s  R% T+ h% {
/ K: S5 b2 D. r" {) \  对于专业的选择,确实和国内不一样。在国内,每个人都挤破头,想要选中一个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而我开始渐渐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适合的科目,只有我所热爱的东西,才能激发我努力的决心,只有自己热爱并愿意百分之百投入心力的学科,才能在国外那种开放的环境里将自己的竞争力提高到最大。: Y  \0 M  d) M* g

1 _3 P' }. G( R2 [ ! ]/ [* D3 V" q8 G
  7 F, U7 K; P9 @$ g; z( I- n1 L
当我收到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确认录取函之后,我在澳洲的高中学习也就尘埃落定了。
  m# Q: b( |3 Z  Z1 s( _

; n8 f# \' N- x/ j 7 x1 W5 @" C) J
  这两年,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16岁独立离家在异国他乡求学,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拥有同样经历的伙伴才真正懂得。其实仔细回想两年的生活,我投入在学习上的心力真的很少,更多是浪费了时间,虚度了生命,然而这一段时光,仍然给予我很多宝贵的经验财富。现在的我们仍然很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去拼搏去努力,去感受生命中的感动和成功的喜悦,即使经历再多的磨难也没有关系,仍然有机会站起来继续向前。
/ I, ]6 d% C" i ( O1 V  @" |: z- L, N
0 R6 `9 }  Q- X* V( ]
  虽然高中的学习生涯结束了,但是从收到确认录取函开始的那一刻,新的挑战又来临了。国外的大学,是强者最好的竞技天堂,也是迈入真正的人生的最后一个充实自己的机会。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沙发
adrianzhang 发表于 2015-5-4 01:04:27 | 只看该作者
. ?6 j. R6 t# l& h( S; @
好棒 我也是土木妹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diandiandiany 发表于 2015-5-4 02:36:30 | 只看该作者

0 e3 M5 J; g6 S1 z( w" a; ~8 Q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