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和田玉: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晶莹剔透、温婉细腻,观之如卢沟晓月拂过肌肤,冲虚恬淡;触之如洞庭湖水漫透心田,舒心惬意。这是我对和田玉直观感受的曲折表达。提到中国儒家文化,总是离不开玉,提到中国玉石,总是离不开和田玉。对中国人来说,和田玉已经超越了“石头”本身的界限,它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甚至成为文人士子的性格品德标签: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对于和田玉的初步认知,主要是通过书刊与电视节目,对于和田玉的有限了解,主要是从朋友那里。和田玉,古代称为“昆山之玉”,主要产地在以和田为中心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水产的称为籽玉,山产的叫山玉。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不如籽玉那幺好。籽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籽玉一般质量较好。



  羊脂玉——和田上等玉中的精品,因为首先是经过风化、搬运再历经千百年的水流冲刷,糟粕杂质被荡涤,内核精华被凝聚,实际上保留下来的是非常精华的东西所以它在颜色上就白如羊脂在光泽上就像月亮一样皎洁,而且结构成分都非常的纯净,能拥有一块羊脂玉,那可真是人生幸事一件。






  和田玉作为中华瑰宝,从上古一路走来经久不衰,和田美玉和它流传的故事一样久远而动人:古代于阗国的河畔,居住着一位技艺精湛的老石匠和他的徒弟。一天,老石匠在河中拾到一块羊脂玉,随后他把这大块的玉石精心雕琢成一个玉美人。他情不自禁地说:“要有这样一个孩子多好啊!”谁知,这玉石美人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要拜他为父,老石匠欣然接受了,给她取名叫塔什古丽。不久后,老石匠去世了,塔什古丽与父亲的徒弟小石匠相依为命,他们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了塔什古丽,要强迫成亲,她不从,恶霸用刀向她刺去。瞬间,塔什古丽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大宅,而她自己化成一缕白烟,随风飞向昆仑山。小石匠得知后,也骑马追去,至此没有音信。但他沿路撒下的石子成了后人追寻的对象。而后,玉石作为美丽善良姑娘的化身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和田玉以其纯洁的品质和温润的个性,深深影响着历代的文人士子和文学大师们,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玉的美在深化着人的灵魂。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说的“玉英”就是今天的和田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我们今天从南朝智勇和尚的《千字文》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这里的玉石产自昆仑,自然也是指和田玉。



  关于玉的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很多。大多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暗暗契合,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成为故人生活富足而有生活品味的象征,用今天的话说,身上有玉佩、家里有玉器,那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玉,因其质美,色美,触美成为一种文化和性格的象征,走近和田玉,抛开烦恼、抛下杂念,细细品味他的自然之美和东方之美,走进和田玉,欣赏历代文化大师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内心世界。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