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洪量:直面理想 不再“回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Eleanorつ 发表于 2016-11-1 14:2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淡出乐坛15年,张洪量突然回来了。


  这位华语乐坛昔日的“情歌圣手”,近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唱·想会”,宣布签约王杰所在的诚利千代公司,正式复出。至于归来的原因,张洪量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宏大,“到了我这个年纪,做音乐已经不再求名、求利了,我对物质生活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想追寻更多人生的意义。”


  他说,这绝非大话,而是真话。




  不想再“回头”


  就像罗大佑曾经当过医生一样,张洪量真正的职业也是医生——牙医。“我现在的植牙技术已经是专家级别了。”他笑了笑说。如今虽重返乐坛,但他不会彻底抛开这个身份,“只要是由我植牙的患者,我会服务到底。如果他们预约,我就回去给他们看牙齿。”


  张洪量的人生轨迹很有意思,20多年前“弃医从艺”,创作出了《广岛之恋》《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为什幺你背着我爱别人》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奠定了他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地位。然而就在大红大紫之时,他却选择“弃艺从医”,放弃当红的音乐事业,重操老本行,在台湾开口腔诊所当牙医,生活朝九晚五,用他的话说,就像是在“劳动改造”。这期间,他还进入纽约大学电影系深造,并拿到电影学硕士,“说起来,我和李安还是校友呢!”


  如今,他又“折腾”了一回,再度回归乐坛。


  改变,源自今年1月1日那个夜晚。躺在床上的他怎幺也睡不着觉,脑子里不断闪现出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一个画面:原本一直在奔跑的阿甘突然回头,眼睛定定地看着远处,“我和他正好相反,我这些年其实一直在‘回头’,应该重新开始朝前奔跑了……”


  一夜未眠,张洪量最终下定决心,回到内心最挚爱的音乐身边,写自己想写的歌,开一场很牛的演唱会。“从1987年发行第一张唱片到现在,我一场演唱会都没有开过呢。”他语气中淌出一丝遗憾,随即又说道,“如果说当牙医是完成了父母的期望,接下来,我想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


  不要“伪中国风”


  张洪量的理想是什幺?“让中国的流行音乐真正走向全世界。”说这话时,55岁的他宛若风华少年,双眼望向窗外,阳光打在他的脸上。


  这些年,张洪量在闲暇之余游历世界各地,不管是来自国外的音乐文化撞击,还是源自本土的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浸润,都令他越来越感受到中国流行音乐文化面临的尴尬与困境。在他看来,中国流行音乐现在已经沦为英语语系音乐文化的跟随者,丧失了自己应有的风格。


  张洪量的认知体系中有一个概念——“活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亚洲流行音乐只有一首歌,《江南Style》,登上了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主要榜前三名,‘鸟叔’朴载相也是有史以来唯一创造全球大流行的亚洲歌星。”他很认真地指出,“但有一点,这首歌的音乐及舞蹈里的元素,都还是在模仿西方流行多年的电子舞曲及舞蹈,虽说娱乐了大众,但在原创性上的贡献依然为零。”


  回到华语流行乐坛,在张洪量看来,周杰伦等音乐人的风格,实质上是“日本风”经过改造后的“东方风”,“这种‘东方风’被错误想象成了‘中国风’,中国人追寻内心写的歌就会有‘中国风’,不需要刻意从形式上追求。我们应该有充满原创性或文化深度的多样性音乐,就像对全球音乐及文化人具有长期影响力的披头士那样。”


  不当“跟屁虫”


  这一次回归乐坛,张洪量推出了自己的第11张个人专辑《爱情神曲》。提起这张专辑,张洪量最愿意讲述的是一首名为《神曲》的“主导歌”。这首歌的确很“神”,时长超过7分钟,歌词有2000多字,俨然一部微型小说,讲述了他认识立陶宛外籍妻子之前的8段感情故事。严格说来,他不是在唱,而是在道白,甚至有点“碎碎念”的感觉。配乐更“神”,东方古琴“搭帮”西方钢琴,同时贯穿电子乐,不和谐,却又相互交融。


  乍听这首《神曲》,颇有被颠覆音乐观的感觉,但这正是张洪量想要做的一种探索,“这首歌的配器很难,我们在录音室里‘混战’了足足一个星期,各种方式都试过了,觉得都不成功,直到运用了古琴,用经典名曲《流水》贯穿始末,感觉很特别。其实我就是想要创新,做别人不去做的事情。”


  张洪量曾给自己定过一个目标,在死之前写出4000首作品。“这个数字要完成,不难,我一天甚至能写出几十首、上百首来,重要的是,要能留得住,要在原创性上有探索。我觉得中国的音乐人都应该这样,尤其是年轻人。也许我不够成功,但至少我做出了榜样,我传递了正能量。”他说。


  2050年——张洪量多次提到这个似乎是由直觉而产生的时间概念。他希望那一年到来时,华语流行音乐能够真正行销全球,不再当西方的“跟屁虫”,能够创造出新的音乐类型和文化,“就像美国音乐能被全世界喜欢,而不是闭门造车,只在中国流行。”他知道有人会说这其实只可能是一张画出来的“大饼”,但他愿意相信这张“饼”真的存在。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