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西兰5000公里自驾游——基督城南极中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城市童话 发表于 2016-10-19 14: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基督城——费阿奈
  昨天来到这里天色已经是晚,周围什麽也看不清。早上一早太阳就照进了屋里,拉开窗帘,不禁被窗外的景色吸引。这个MOTEL坐落在一个木栅栏围成的很大花园里。院子里绿树成荫,房前屋后是一片开阔的绿草坪,一条灰渣铺成的小路从公路旁直伸进院子深处的客房前。院子里只有两排房子,也就六、七套房吧,每家门前两旁都有鲜花盛开的小花坛。只有几家房前草坪停放着汽车,看来昨晚客不满!房后是绿茵茵的草坪,草坪上架着秋千,树荫下是木制休闲桌椅。宁静的院子里没有人声,只听到鸟儿欢快的喳喳声。
  今天是4月12号,一早我们就前往基督城外的南极中心。南极中心离基督城机场很近,很快我们就到了南极中心。一座庞大的白颜色外墙,墙上有很多企鹅画像的建筑物坐落在一片开阔的广场上。建筑物周围有很多插满了长条形的带有企鹅标志的旗帜。广场四周停满了汽车。据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赴南极工作人员,都要先到这里集中,再向南极出发。
  在大厅里我们购买参观券,每人35元。购票后,由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到馆外乘坐南极地面工作车,体验南极地面工作环境。工作车是一个笨重的方方正正的车头,后面拖着个车厢。驾驶室要比拖拉机的驾驶室宽大一倍,四门,驾驶室里有两排座位,车顶上的红色警示灯不停地闪动着。驾驶室后面拖车厢同样是方方正正,车门在车尾部,十分笨重。
  车厢里靠窗装有两条简单的坐凳,上面都装有安全带。坐凳上方的车厢顶棚装有扶手杆、和吊环。工作车装的是履带式车轮。我们一共六个人坐在后面的拖车里。车顶很低,坐在座位上就可以抓住吊环。上车后广播里要求大家系好安全带,沉重的后门紧紧闭上。车开动了,先是在崎岖的土路上行走,接着就是高低不平的洼地,紧接着车开始向一个45度角高度的小山包冲上去,到达顶部,立即又45度的坡度冲下来,车厢里发出阵阵尖叫。随着车的颠簸,我们被弹得上下跳动着。这使我马上想到以前在工厂时,对产品进行的颠簸试验。随后车又爬了两个小一些的山包,解说员告诉大家要过河了,车开进了有一米多深的水里。车在水中行驶,水很快就要漫到车窗了,我们都很紧张,但车里一点水都没有,车窗、车门密封性能很好。经过爬高上低,水陆两地的一通颠簸,终于到站了。虽然我们才一、二十分钟的体验,却感到浑身就要散架子了,早上吃的那点早饭也颠得消化的差不多了。如不是亲身体验,是很难体会到南极地面工作条件艰苦的。能在这样环境中长期工作的人,真是令人钦佩。
  我们在服务台领取了中文同声翻译器(一个比早期大哥大还长的笨重东西),进入展馆。整个展馆都是冰天雪地,展馆里陈列着南极工作站的各种交通工具,服装、用品,以及各国在南极的工作站照片、文献资料。通过翻译器能够及时了解所看到的东西。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亲身感受南极,馆内有一个很大的南极模拟舱。
  密封舱外有两排衣架,挂着各种尺码戴帽子的羽绒保温服,我们每人选了一件穿上。进入模拟舱的第一道门,有几只装有各种尺码胶鞋套的筐子,选上合适自己的套在鞋上,就可以进入第二道门了。一进入模拟舱顿立刻寒气袭人,里面是零下25度的极地状况。模拟舱是一个至少有一百多平米左右的密封舱,模拟南极的冰雪世界,有冰山、厚厚的积雪,雪地里插着小旗子。
  雪地里还有帐篷、极地电单车、雪橇等,在最显眼地方竖有一个近两米高的巨大温度计,指示当前舱内温度。我们进来不久,通过同声翻译器得知,模拟南级风暴的时间到了。这时天(实际上是灯光效果)黑了下来,大风骤起,小旗在寒风中飞舞,温度急剧下降。二十多个游客缩着头,跺着脚,背对着风向,感受着南极的寒冷和气候的恶劣。大约十分钟后,模拟结束。走出模拟舱,我们绕有兴趣地观看了南极风光介绍片,看到那些可爱的企鹅是如何对抗南极风暴。中心还有一个很大的宽银幕放映厅,滚动着放映介绍南极以及相关天文知识的影片。通过参观南极中心,增强了对南极的了解。
  参观完南极中心,我们就直接进入基督城,道路两边又出现了久违了的绚丽多彩的景色,看着蓝天白云下的红色、黄色、绿色交织在一起的林荫道,心情格外阳光。基督城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是南岛的最大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据说基督城素有“英国之外最像英国”的城市之称。越接近基督城,林荫道上的树也越浓密,越高大,百年老树随处可见。看到高楼也就进入到市区了。基督城显然比哈密尔顿要繁华些,至少高楼比哈密尔顿多,这里十层左右的楼房不少。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突然看到有二、三十人排队站在路口,到新西兰后还从来没有见过这麽多路人,很奇怪这是干什麽的,后来才明白是等着过马路的。一会儿,绿灯亮了,一拨人过去了,很快路口又排了几十人。在新西兰,每个路口的指示灯杆上都有行人按钮,行人要过马路就自己按钮,交通灯就会调节。而且,行人在斑马线上的时候,一切车辆都要让行人先行。有人开玩笑讲,如果你在斑马线系鞋带,车都会等着你。在这里,行人过马路,可以直行也可以斜插到斜对面的路口去,所以放行灯一亮,看到是一片人群过马路。可能是快到午休时间了,每个路口都积了很多人等着过马路。路边商铺林立,很热闹。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市中心广场,广场中心有一个巨大的宝蓝色镂空城市雕塑,很像是一个花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广场上最醒目的应该是大教堂了,哥特式的大教堂耸立在一片绿草坪上,尖尖的绿色塔尖直插蓝天。据介绍这个尖塔有60多米高,上面还有了望台,整个建筑都是仿照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的。教堂旁边的草地上,竖立着一尊白色石座,基座上重金属色的精美人物塑像,分为三层矗立在巨大十字架下,在最上层的那个天使,向空中展开着羽翼丰满、巨大的翅膀,整座雕塑让人产生一种虔诚、肃穆、圣洁、向往的感觉。
  离古老的大教堂不远处就是很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广场上,绿颜色带有一节拖车的,古老的怀旧有轨电车,和红色现代化的豪华大巴同在一条路上缓缓驶过。在基督城随处都能看到漂亮的19世纪英式建筑,记录着这个城市殖民地的历史。古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和谐并存。
  广场上还有街头艺人在表演,吸引了一些游人围观,并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广场四周的椅子上坐着的三三两两的游客,或在吃午餐、或休闲交谈。成群的鸽子在游人脚下漫步。人们不紧不慢地穿行在路上,在这里好像生活节奏都慢了一拍,一派祥和悠闲景象。
  女儿兴奋地告诉我,在广场旁发现了一个网吧, 她进去用了十几分钟上网收文件。在广场附近有许多商店,其中有一家是韩国人开的亚洲特产店,里面有很多中国商品。我们很高兴在韩国人店附近发现了一家广东餐馆。老板是广东增城人,一听说我们也是从广东来的,十分热情。我们要了汤粉、牛肉面。店很小,老板既是大厨又是服务员,手脚还算麻利,不一会就吃上了,但是味道也很一般。饭后去了一趟洗手间,这个洗手间实在让我难忘和羞愧,简直就是脏乱差的典型。在广东我也去了不少城市、乡村,这种卫生的状况都不多,更何况是在新西兰,是在基督城最繁华的地段!心里真有种无法形容的憋气,只希望这个店不要有外国人光临,千万不要在外国人面前丢中国的脸。
  离开基督城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我们继续沿着1号公路向库克山方向前进,很快进入到坎特伯雷平原。虽然已是秋季,但一望无际的坎特伯雷平原仍然是一片广阔绿野。由一堵堵修剪得四棱分明,整齐划一,高大的绿色树墙,将平原分割成了一块块领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面树墙都有一两米厚,三、四米高,树墙的长度完全按需要来栽种。这不知是什麽树种,枝叶茂密,密不透风,相信羊是钻不过去的,牛就更不用提了。
  汽车撒着欢的在平原上飞奔,公路随着平原直直向天边伸去。我们头顶的天空仍然是阳光普照,然而,天际边已渐渐积起了厚厚的乌云,像一道天幕挡住了去路,我们怀疑前方可能会有暴雨。眼看着我们的车离厚厚云幕越来越近,天色阴沉,往来的车都亮起了大灯。眼前只有厚厚的乌云墙,完全看不到路的前方通向那里,一颗心不禁揪了起来,车速也慢了。真正进到云幕里一颗揪着的心反而放松了,穿过云幕又是晴空万里。新西兰的天气多变真可谓是气象万千。我们离开了1号公路,开始沿着79号公路向西行驶进入丘陵地区。夕阳下,呈现在眼前的是金黄色、绿色交织在一起的起伏山丘,成片的树林,散落在山包上,绿树环抱中的牧人小屋,撒满绿色山坡的白色羊群,美丽景色让人感叹不已。
  一路奔波,天色黑了,我们才赶到费阿奈,住进了一家泰国人开的MOTEL。一套一房一厅的小屋,每晚95元。泰国人好像更爱美,每个房间里都有用大花瓶插着的艳丽的绢花。从家具上可以看到主人的节俭,老式的半截衣柜、床头柜已经油漆斑驳,但铺上洁白的勾花台布,依然那麽漂亮,整个房子充满了温馨。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