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洲留学生生活的5大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澳洲小榕树网 发表于 2016-10-27 16: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澳洲天下皆知网讯 留学之前,我们总乐于把大洋彼岸的生活想象得美好灿烂,因为我们充满期待。但是, 正如电影《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的经典台词所说:"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留学生活的确如巧克力一样拥有多种滋味, 并非像很多 人想象得那样美好, 而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也只有在真正踏上异域后才能一一消解。 我在澳大 利亚经历了三年的留学生活,既有丰富的收获,也亲历了很多美好想象的幻灭。希望此文能 唤醒那些对留学生活只抱有完美想象的朋友,帮助他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一入"英语国",口语自然溜

试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留学生英语应试水平最强?我想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国留学生。 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我听到澳大利亚本地同学对中国留学生最令人哭笑不得的评价如下:"You Chinese are so brave to come here with such a high IELTS mark and poor oral English!"很多留学 生曾天真地幻想:只要能攻克雅思考试,并在说英语的国家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自己的 口语水平就能达到和 native speaker 沟通无障碍的境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No! We Can't!" 其实,真正到了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后,你会发现,如果自己不努力寻找说英语的 环境和机会,在这里提高口语跟在国内一样困难。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首先,在澳大利亚 留学时,课堂上大部分的课程形式都是以讲座(lecture)为主,如果留学生学的不是文科或 学术性很强的专业, 那幺真正能锻炼口语的演讲 (presentation) 和小组讨论 (group discussion) 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其次,澳大利亚人口中华人的比例非常大,再加上澳大利亚招收中国留 学生的比例还在逐年增加, 所以澳大利亚的华人会愈来愈多。 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校园里 和课堂上中国人扎堆的现象越来越多。 我就曾在课堂上见过全是华人成员的讨论小组, 更滑 稽的是这个小组成员在讨论时完全用中文交流。 所以说, 如果留学生不克服自身的羞涩与胆 怯心理,在留学时只选择和本国人接触,那幺很难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出于上述以及其他原因,很多留学生郁闷地发现出国后自己的口语水平不但没有进步, 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退步。所以说,留学生一定要走出"只要在国外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 口语自然会提升"的认识误区。要想真正提高口语水平,留学生还要克服胆怯心理,努力寻 找锻炼口语的机会,比如多选择"老外"做室友,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在小组作业时 尽量选择不同国籍的同伴等。总之,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这一点无论在国 内还是国外其实都是一样的。

误区二:作业倚小组,论文靠书库

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中, 学校图书馆通常只有在期末考试前两周或是写毕业论文时才会爆 满,其他时间都备受"冷落".这种现象反映了不少中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不注重知识积 累, 到临考或临毕业时才临阵磨枪, 勉强通过考试或依靠拼凑各式各样的文献资料完成毕业 论文。抱有如此学习态度的人把留学生活想得更美好:国外拥有那幺丰厚的图书馆资源,那 就更不愁写论文时拼揍不到资料了; 国外大学的作业形式多为小组作业 (group assignment) , 那只要努力争取到一个好的小组, 倚仗其他优秀的组员就不愁完不成作业了。 这是不是就意 味着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彻底不用愁了呢?答案:"No!" 在澳大利亚的教育观念中, 抄袭是最被学术界所不齿的一个字眼。 各所大学为了保证学 生论文的原创性, 不惜斥巨资引进防抄袭软件来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 以我所就读的悉尼大 学为例,学生每个科目所提交的电子版论文不仅要和各大联网的资料库文献进行严格对比, 而且学生之间以及每个学生不同学科之间的论文也要进行仔细对比,审查之严格可见一斑。 在小组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学科当中, 小组作业的分数中还会考查到一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 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分数(peer evaluation) ,即小组成员以不记名的形式对本组其他成员进行打分。如此一来,想自己偷懒不努力,倚靠其他优秀的组员取得好成绩的美好想象也就化 作泡影了。所以说,在澳大利亚大学如此严格的学习监督体系一下,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 依靠自强不息和勤奋努力。
               




误区三:旅行耗财力,宅家才给力

饱览异国风情是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彩部分。 但不少留学生总是对旅行产生的 高额费用叫苦不迭,他们宁愿选择把假期时间花在钻研厨艺或是追赶各种热播剧中。然而, 在澳大利亚旅行真的需要花费那幺多的费用吗?答案:"No! You needn't!" 留学生如果担心出行的交通成本, 可多在网上关注一些经济实用的出行方式。 有一个订 机票的网站叫廉航网(cheap flight) ,只要提前预定,留学生就有可能在这里订到折扣非常 低的机票。留学生如果担心住宿成本,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经济、新颖的住宿方式,比如住青 年旅社(Hostel)或者做沙发客(Couchsurfing)等。这些住宿地虽然条件一般,但通常汇集 了来自各地的旅行爱好者,为"驴友"在这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实, 旅行中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吃和住, 也不在于与各式各样建筑物的合影。 旅行的收获在于自 己对未知世界的体验和认知,与陌生人的交流和沟通,对新颖生活方式的经历和感悟,进而 更好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些都不是宅在家里能领悟出来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 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留学生把海外学习和生活比作"镀金"的话,那幺在 国外的旅行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真金"之一。

误区四:打工拼体力,学费不费劲

在踏上异国国土之前,很多准留学生就根据一些道听途的信息打好了如意算盘: 留学要 一边学习一边打工通过打工把高昂的学费挣出来。那幺,在国外真的能通过打工赚出学费来 吗?答案是"No! You can't!" 兼职工作确实是留学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勤工俭学机会。合适的兼职工作不仅能减轻留学 生身上巨大的经济负担,也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正了解留学国家的好机会。但据我观察, 留学生如果过分地注重兼职工作,尤其是体力型的工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要知道,国外大学各学科的考试通过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些学科如果没考及格的话, 可能连补考的机会 都没有,只能选择重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留学生只是为了赚取学费而耽误了学业,最后 再沦落到要重修课程的境地,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而且,据我了解,欧美国家的留学费用 相对比较昂贵,而很多兼职工作的时薪(澳大利亚为平均每小时 12 澳币左右)并不可观,因此这种通过兼职工作赚足学费的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澳大利亚, 为了防止留学生将过 多的时间放在打工上,政府也推出了相关法规, 规定留学生每周合法兼职工作的时间不可超 过 20 小时。所以,兼职工作不是不可以做,但当兼职工作和学业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时, 究竟孰轻孰重,聪明的留学生应该了然于胸。

误区五:"老外"自来熟,朋友自然足

"老外"这个词似乎一开始就和"热情""友好""自来熟"等一系列词汇联系在一起,而留学 生们也总喜欢幻想自已在异域与"老外"朋友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的美好画面。但事实真的 如此吗?就我对澳大利亚当地人的接触和了解来看,答案:"Not sure!" 澳大利亚人素来以"热情""好客"着称,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澳大利亚,即使你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他们也会微笑着和你打招呼,更会在你迷路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帮助。但是,如果凭此就认定能轻松交到澳大利亚朋友,那就错了。对留学生来说,想真正拥有一帮可以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无话不谈的"老外"朋友不那幺容易。首先,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较大。澳大利亚人崇尚自由、 不受束缚的价值观。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