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捕蝇草的种类有多少?捕蝇草种类分布详细图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种类繁多的园艺种】
虽然全属仅有一个种,但人为栽培已有相当久的时间了,所以人工选育的园艺栽培是相当丰富的,据我所知,捕蝇草登记在册的品种不下400个品种,不过大多特征不明显,可能还有些重复,这里就介绍些最常见,外观比较有特色的品种!
捕蝇草要红,肯定是在光线充足为前提!光照不足哪怕是红色种也照样会绿!
花市品种


花市捕蝇草(其实就是原种捕蝇草啦)




花市红(夹子一般都平贴于地面,夏季也不直立,光照充足时夹子的内侧呈现深红色)




红夹(夹子一般都平贴于地面,夏季也不直立,光照充足时夹子的内侧呈现鲜红色)
进阶品种:




食人鱼(整株红色或者紫红色,夹子的齿呈现两边带触角的短三角形形状,象食人鱼的牙齿)




美人齿(夹子的齿就象是拔长了的鲨鱼齿,非常的尖利,一般叶片都平贴于地面,叶柄宽大)




矮巨人(在很短的叶柄上会长出很大的夹子,且一般叶片都平贴于地面,叶柄宽大)




宝贝(光照充足时整株仍然为绿色,但在秋天以后夹子内侧会变成粉红色)




全红(全株通红,除非光线不足)




大夹(估计是第一代的大夹子种类)




浪柄(和典型的捕蝇草相比,夹子和叶柄连接处好象被拉长了,有特别细长的颈部)


高级进阶种:





红绿(夹子内侧红,其余绿色




十字芽(夹子比典型的捕蝇草要窄,夹子的齿有时会出现部分粘连;叶柄比较细或者成锲形)




鲨鱼齿(夹子边缘三角形的齿比齿状捕蝇草更长更尖,如同鲨鱼牙齿,叶柄除了冬天几乎都是直立的)




锯齿(夹子三角形的齿上面长出2个或者更多的触角,不规则的分布在夹子的边缘)




大嘴(很短的叶柄上会长出很大的夹子;夹子内侧呈现红色或者紫红色)




红龙(整株全年呈现出暗红色或者紫红色)




G16(夹子能长得非常巨大的品种,能达到5厘米)
顶级品种:




融齿(夹子的齿较少,并部分粘连在一起,夏季特别明显,冬季又趋向于典型捕蝇草的形态;花瓣5片稍窄。诡异的齿,加上内侧的红色,真象是个恶魔……知名的顶级品种,价格高昂)




杯夹(非常容易辨别的品种,夹子顶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凹陷的陷阱;花瓣5片稍窄。知名的顶级品种,价格高昂)




漏斗(夹子靠近叶柄一侧融合在一起,就象一个漏斗,也会长出部分正常的夹子;叶柄一般较窄,多数叶柄上有不规则的突起。它和CUP的夹子融合方向正好相反,真是绝美的一对,但它比CUP更稀有,是知名的顶级品种,价格高昂




蜘蛛(拥有全世界最特殊的弯曲状的长柄,价格昂贵)




“Cudo”(全球最小的捕蝇草品种,一般成株直径只有1厘米,最大也不到2厘米;整个夹子向外侧弯曲;一般不会开花。是极其稀有的顶级品种)




B52(传说中地球夹子最大的品种,最大有6厘米长,很贵)
参考资料——台湾夏洛特《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中国食虫植物网



捕蝇草
【形态特征】
1.学名:Dionaeamuscipula,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全属仅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植株低矮。
2.茎短:叶轮生,长约4~15厘米,叶柄连接着肉质状可以闭合的贝壳状捕虫夹。
花期于初夏,伞状花絮,花白色,硕果卵形,种子水滴状,芝麻般大,黑色。




食虫植物当中,外形最奇异的就数捕蝇草了,叶子上面竟然长着可以动的夹子,当小虫子闯入其中,夹子便会很速度地闭合起来,然后将捕获的虫子消化吸收,吸收完毕,又会张开继续捕猎,甚是神奇,让人过目不忘。捕蝇草的捕虫夹有两个瓣,每个瓣的顶端有一排刺状毛,当夹子闭合时,两排毛相互咬合,防止猎物逃脱,刺状毛根部还能分泌蜜汁,以引诱昆虫前来,瓣内壁有三根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小刺”,“小刺”如果接受刺激,可诱导捕虫夹闭合。捕虫夹闭合的原理类似于含羞草,是典型的水压差式,需要消耗能量,一般夹子抓到猎物,将猎物消化吸收完毕后,再度打开;若扑空,没有抓住猎物,夹子则会在两个小时左右再度打开!一个夹子一般捕获三到四次猎物后,或者无收获地开合十余次之后,反应将非常迟钝,丧失继续捕虫的能力了。由于捕蝇草夹子闭合和开启都需要消耗养分,所以尽量不要玩弄夹子,以免植株由此衰弱,严重的甚至无法越夏或者过冬!
【分布】




在早期的资料中,捕蝇草只分布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和南卡罗来纳两周之间临近大西洋的平原湿地。由于水分充足且更新快,所以当地土壤十分贫瘠,零零散散地分布些松树,很难成林;空旷的草地稀稀疏疏的,阳光很轻易就能照射到地面,这喂食虫植物的生长提供的绝佳的条件。捕蝇草就生长在这些草丛之间的“小空地”上,和瓶子草,茅膏菜,捕虫堇以及狸藻生长在一起。由于美国很早就立法保护这片湿地,所以原生地的环境基本都变化不大,反而人为采集才是问题。
由于有人蓄意散布种子,目前北自弗吉尼亚州,南到乔治亚州,能可以在野外发现它们的踪迹。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北缘,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最低温接近零度,一般不下雪,只是有霜降,气候类似于我国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华南地区。
南宁虽然在北回归线以南,但受大陆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冬天的温度勉强适合捕蝇草的休眠,只是夏天避免过热就可以了。
【栽培要领】
1.冬季至早春的休眠期是换盆和分株的最佳时机。
2.用大瓦盆一次以一定间隔种植好几棵,垫上水盘保持盆中湿度,照顾叫轻松。
3.因其根部对盐分非常敏感,浇水尽可能采用矿物质低的水,如雨水,空调水,纯净水等。
4.培养基质保持在pH3.5~5的酸性,可以用水苔、泥炭土或再添加河沙及珍珠岩等。
5.不要去玩弄捕虫夹,否则将导致生长衰弱。
6.开花结种会严重消耗植株养分,除非植株特别强壮,不然能避免就避免(掐掉花芽)。
7.需要充足的光线,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夏天中午高温期避免直接日晒,其余时间可接受全日照。
8.热带地区栽培需要强制冬眠,寒冷地区冬天须保证不冻结。


捕蝇草的生长非常奇特,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捕蝇草生长点是埋在地下的,一般深1.5~2厘米左右,也就意味着新叶子要长超过两厘米才会露出地面,并在接近地面的部分以生长点为中心射线状展开,而埋在地下的部分就是白色的,具有类似鳞茎储存养分的功能的白色叶柄,这部分也是叶插成功率最高的部分。这部分白色叶柄我就叫它“假鳞茎”,生长点深度非常严格,种浅了,生长点会慢慢往下长,种深了,生长点就稍微往上长,非常有意思。这个“假鳞茎”下面会多次提到的。
捕蝇草生活在亚热带和南温带交界的地方,具有四季生活史,栽培不可避免要分四个季节不同的管理方法,当然每个季节的区别基本都大同小异,但还是需要单独说说:
冬季:之所以先从冬季管理开始说,是因为捕蝇草的管理工作,基本是在这个季节(特别是深冬)开始规划的。在深秋,气温低过十度以下,捕蝇草就进入生长停顿的状态了,将营养都集中进入叶柄的白色“假鳞茎”当中,中间只有少数很小的不会捕虫的叶子,当霜降之后,地上部分基本枯萎,仅留下地下部分的“假鳞茎”。此时无根,是换盆、分株和移植的最佳时机,基本是对捕蝇草不会有什幺伤害的,种植深度就参照“假鳞茎”的长度即可。水分管理方面只要保证基质不干就行,稍微干了就浇透水几棵。
春季:当温度上升到15度左右,捕蝇草就基本结束休眠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了,此时需要多接受日照,加快恢复速度,提高长势;这个时期的叶子是平摊在地面上生长的,叶片粗短,当进入春夏之交的时,便开始抽花梗了,如果植株的长势不良或者不需要留种子的,就尽量把花芽剪除,以免过度消耗养分,因为有不少因为开花而导致植株死亡的例子了,如果一直没有开花,植株将会不停地抽花芽,此时就需要下决心见一个掐一个了,开花后不久,便开始直立叶的生长了。
夏季:这个季节捕蝇草的最大特征就是生长出长长的直立的叶子,夹子一下子从地面伸向了空中,用来捕捉夏季众多的飞虫。样子和春季平摊在地上简直相去甚远,不了解的人经常会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捕蝇草,其实是同一种植物不同季节的不同外形罢了。





夏叶




匍匐叶
此时在我国华南地区多半是伏旱天,天气炎热无比,特别在城市,温差也比较小,那幺就需要采取一些避免高温的措施了:主要是避免午后的太阳直射,一般就在早上晒晒就行了;水分管理一定要到位,基质必须保证高湿,建议早晚都浇一次水,如果是保水性能非常好的白水苔泥炭,早上浇水一次也可以(瓦盆除外);这里就提到瓦盆了,兰花用的素烧瓦盆吸水能力强,散热透气性能好,缺点就是费水,夏季高温下,加上透气不良就容易发生烂根,严重时还会导致植株死亡,而使用瓦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加大根部环境的昼夜温差和透气度,将显着地降低病害的发生。做好以上的工作,安全度夏将不成问题。
夏季也是叶插的最好季节,还是那样,白色的“假鳞茎”是叶插的材料首选,这个时间,只要夹子有点老,反应迟钝,那幺那张叶子就可以用来进行叶插繁殖了,“假鳞茎”比较脆,抓住叶子根部,往外边扯,就能带下这个白色的“假鳞茎”了,可以整张叶子或者仅仅“假鳞茎”平铺在干净且湿透水的水苔表面,保持明亮散射光线和100%湿度,约20天以后便会冒出小芽了!
秋季:
这个季节是捕蝇草最漂亮的时候啦,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温差,使得夹子内侧变得很红,是一年当中最红的时候,加上夏季的生长累积,到这个季节普遍夹子都比较大,也是一年当中最好管理的季节了。这个时候,只要保证基质的高湿,不发生盐分累计,那剩下的基本就是静静地欣赏捕蝇草的华丽的美感和夹子闭合,抓住昆虫的快感!当进入深秋气温降低,草木枯黄,捕蝇草的夏叶又变回了紧贴地面的秋叶了,后期的秋叶,随着冷空气一轮轮的刺激下,慢慢就会长成又小又短的冬叶了,这样就又是一年轮回……


原创内容来自贴吧,感谢网友分享,神回复来路:

http://tieba.baidu.com/p/2272157276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