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寄养家庭或成新犯罪"温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澳洲小榕树网 发表于 2016-10-27 16:2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澳洲天下皆知网讯  去年8月的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一个男人站在北悉尼一家警察局的门外,这个60岁的老人曾因为收养儿童而被授予澳洲荣誉勋章(Medal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关于他和他妻子善举的报道,还曾刊登在《澳洲妇女周刊》(The Australian Women's Weekly)。和妻子一起,两人在超过30年的时间内收养了逾300名儿童,而现在,到了他要坦白的时候了……

站在警局门口的他掏出了袋中的手机,拨通了反儿童虐待警察特别行动组的电话,在电话中,他承认了一位养女曾向学校女伴诉说遭到他性虐待是确有其事。"我的确是抚摸过她。"

接到电话的警察从警局内走了出来,逮捕了站在门外的老人。在警局内,老人坦白了更多了内容,从"抚摸"直到"发生性行为"……"(发生关系时)有些时候,是当我的妻子和其他孩子去超市购物时,而有些时候,是她去别的州办事情,比如说参加葬礼。"老人坦白。

老人口中的那个养女--艾米丽(化名)还未满16岁,自小就和自己的养父养母居住在一起,她叫他们"爸爸"、"妈妈",因为身患多处残疾,她比同龄的女孩看起来更柔弱。

在警察问讯结束后,老人被正式逮捕并面临14项指控,包括9项严重性攻击罪、4项严重猥亵罪和1项性侵犯罪。

其实在老人拨打电话自首的两年前,来自新州家庭和社区服务部(Department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Services)的一项针对他的调查就已经悄悄开始,因为调查员接报称,老人和自己的养女有不正当的性关系。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调查员发现某些情况的确属实,更令人惊恐的是,调查期间,牵涉其中的养女艾米丽仍然和老人居住在一起……
               








这起让人不寒而栗的性侵案件直到今年才曝光与众,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老人在被羁押于Cessnock监狱期间就已经死亡,据信是死于自杀,一场即将到来的针对他罪行的审判也变成了对他死因的调查--就在他自杀后的两天,就是法院首次开庭的时间,他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提前结束了正义将对于他的审判。

让人意外的是,案发前《澳洲妇女周刊》曾刊登过一篇关于这对夫妇的专题报道。他的妻子曾告诉周刊记者,"收养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并分享他们成长的喜悦时,你就知道孩子们给予你的远比你给予他们的多的多。"

从2010年开始,调查员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个家庭的调查。而捅出这个"篓子"的正是之前已经离开这对养父母的一个女孩,她名叫杰西卡(化名)。调查人员称," 她告诉我们,自从她离开那所房子,就开始担心还和养父生活的一起的姐妹们,她说她的养父是个恋童癖,而且还曾和他的一个'女儿'进行舌吻,他有时几乎全身赤裸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只有一个小毛巾遮住生殖器,而且在我们面前大谈自己的性生活。"

杰西卡向一位社工、一位心理咨询师和一位心理专家坦言,有一天晚上,养父在一条乡村路上教她驾车时,曾摸过她的大腿,这让她感觉很不舒服。杰西卡还说,养父称自己和养母已经没有感情,也从她那里得不到任何快乐。"当时我听到这些时,感到震惊,什幺话也没说出来。"

案件的调查直到2011年4月才告一段落,从最初接到杰西卡的报案至此,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时间,这期间,这位涉嫌性侵养女的养父并没有受到警方的任何限制,而其他的7个养子养女们,仍然和他居住在一起,这其中,包括2个女孩。
               




但这其实并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新州警方发现,案件暴露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现实情况是很多寄养在养父母家庭的儿童都面临着各类轻重不等的侵害。目前新州家庭和社区服务部收到的关于寄养家庭的投诉已经列成一长串的名单,等待警方调查。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有502起指控正在接受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性质并不严重,和"打骂孩子"有关,但超过一半的投诉,即272起涉及"冷落、身体上的虐待以及性虐待。"

但现实的困境是,在很多情况下,即便调查已经开始,孩子们还是和养父母居住在一起。在有一起案件中,孩子就仍然和养母居住在一起,即便他的男伴曾因性侵犯继女而受到指控。

很多人都希望那些遭受冷落和虐待的孩子能被放入寄养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是却鲜有家庭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申请成为寄养家庭。根据政府的统计显示,现在没有足够的家庭来接收成百上千需要寄养的儿童,而这些儿童被暂定认为不合适和生父母居住在一起。

截至去年6月30日,新州范围内有多达18169人居住在寄养机构内,其中有7013人居住在寄养家庭,每个孩子每年的开销要花费纳税人41059元。正是因为愿意成为寄宿家庭的数量少的可怜,有如此多的孩子在等待空缺的寄养住所,所以在当局在接到有关寄宿家庭的投诉时,往往不愿意相信这是真实情况。一位调查员称,调查时间视案件的复杂程度而定,短的可能几周时间,长的多则半年,而且像艾米丽这样的案件,如果原告没有自杀,可能最终还要通过法律解决。

随着新州家庭和社区服务部调配来越来越多的资源处理针对寄宿家庭的投诉,很多积压已久的案子也得到了解决,今年6月,28起投诉得到解决,7月同样28起得到解决,而到了8月,53起投诉有了满意的答复。

随着养父的自杀,艾米丽再也没有机会让法律对他进行惩罚。艾米丽去年8月6日接受了警方的首次问讯,而第二天,养父就在监狱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在问讯开始,艾米丽有些羞于开口,但之后她还是告诉了警方整件事情的经过,她称,养父曾经告诉她,不要把他们之间的事情告诉别人否则他将在监狱度过余生,"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的行为真的很愚蠢,而我只是一个小女孩,又能做些什幺呢。"

如果您发现儿童正遭受虐待,除了报告警方,还可以拨打Lifeline热线131114或儿童救助热线(Kids Helpline)1800 551 80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