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 繁体文字浏览 获取学校资讯请访问大学论坛

OurAu - 澳洲华人社区 - ourau.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读落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OTARUAV 发表于 2016-11-1 14:2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需要注册并登录,才能查看贴子完整内容和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落叶是书。当一片落叶飘落时,我们不妨把它捧在手里用心品读。


  在江南,春秋冬夏都是有落叶飘零的,只是春天和秋天,尤其是秋天,树的叶子落得特别多、特别壮观罢,所以不少人总以为只有秋天才有落叶。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在落叶的树木绽放新绿的同时,四季常青的树木经冬后叶子也开始飘落,新的叶子也渐次生长出来。秋天,天朗气清,山川寂寥。追着风的背影,赶着雨的脚步,落叶便大片大片地飘落,一两个昼夜树叶就落了个精光,树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但是,无论何时何地的落叶,只要你用心观察,飘零的姿势绝对是优美的舞蹈。在风中,落叶是个古怪精灵,它轻盈地飘舞着,忽高忽低,忽徐忽疾,有时落在地面上,倏地又被风卷起。我们该用怎样的言语去描绘它生命最后的华丽谢幕呢?当然,最壮观的情景是莫过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了。在那空旷辽阔的背景下,落叶舞动的是怎样一种力量、一种气魄呢?


  所以,当一片树叶飘落,你不妨站在一棵树下或者一座森林里,静静地观看树叶飘落,用心品读落叶的舞蹈,再触摸触摸风的清爽、鸟的啁啾、树的静穆,你的心中便会诠释出落叶所蕴含的美学命题。


  生命就是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只要生活在“三界”之内、“五行”之中,谁都无法超越也别幻想超越。但是,我们传统文化历来都是重生轻死,在大多人看来,死是情非得已的无奈。所以,封建帝王总幻想着能够有一种长生不老的药,于是,就衍生出种种“炼丹”的荒诞来。凡夫俗子,自然没有封建帝王的能耐,也就理所当然没有“炼丹”之类的荒诞。但是,诸如“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好死不如赖活”之类的说法,也折射出普通人对生的依恋、对死的抗拒。其实,无论是依恋还是拒绝,要来的终究要来,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的过程,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那样: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利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所以,当一片树叶飘落,你不妨捡起一枚落叶,细细地观察它纹理脉络,微微地闻闻它的清香芬芳,略略地回溯四季的痕迹。如果你面对草木一秋,想到人生一世,由生的绚丽灿烂想到死的从容静美,也许就明白如何去珍惜生命、把握人生,你的心中便有了生与死的哲学思辨,你的心中便会诠释出落叶蕴含的生命哲学命题。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落叶,你就会发现落叶最后的姿势都是面朝大地的,就像一个孩子在深情地拥抱着母亲。大概是受到大地母亲的滋养,落叶便以如此深情的拥抱、亲吻感恩着养育过自己的大地,这是怎样的一种赤子情怀呢?都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落叶又岂是无情物呢?你看那落叶最终不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而回归树根吗?“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细细品味这话,除了品味到落叶从容回归的意味,更多的则是落叶对故土对树根的感恩和回馈。


  所以,当一片树叶飘落,你不妨好好地看看树叶回归的姿势,再联想到赤子对母亲的深情拥抱,再联想到“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斑斑老者的蹒跚步履,你或许对“叶落归根”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似乎更能穿透“为什幺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诗意情怀。如果这样的话,你便懂得了,该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爱脚下的土地、爱所有像父母般滋养过我们的人和物,你便懂得了落叶所蕴含的人生真谛。


  落叶是书。当一片落叶飘落时,我们不妨把它捧在手里用心品读。品读落叶,就是品读美学。品读落叶,就是品读哲学。品读落叶,就是禅悟社会人生。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天下皆知网站上看到的,谢谢!

澳洲商家广告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